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鑄就

(漢語詞語)

鎖定
鑄就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zhù jiù,意思是指把熔化的金屬倒入特製的模子裏,也指塑造人的性格或脾氣,多指有益的性格或脾氣。該詞語在《過秦論》和《後漢書·張衡傳》等文獻均有記載。
中文名
鑄就
外文名
cast
拼    音
zhù jiù
【釋義】
冷卻凝固後製成器物
出    處
《過秦論》
詞語釋義
把熔化的金屬倒入特製的模子裏,:鑄件|鑄造。
鑄 <動>
(形聲詞。從金,壽聲。甲骨文字形,會意。上面是雙手拿“鬲”(古炊具),下面是“皿”;鬲、皿表熔化金屬的鍋爐。中間象被熔鑄的金屬。小篆變為形聲字。本義:鑄造)
同本義
鑄以為金人。――漢·賈誼過秦論
精銅鑄成。――《後漢書·張衡傳》
又如:鑄印(鑄造金屬印章);鑄冶(銷冶金屬鑄造器物);鑄兵(鑄造兵器);鑄作(鑄造);鑄金(熔鑄金屬成物);鑄銅(鍊銅)
造就
或曰:“人可鑄與?”曰:“孔子顏淵矣。”――《法言·學行》
又如:鑄人(造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