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鐵芯子

鎖定
鐵芯子是皋蘭流傳廣的一種地方民俗文藝活動。皋蘭的鐵芯子是在清朝時期由華北地區來涼州經商的人傳入的,主要活動在城市。其特點是設計奇巧驚險,是高層次的活動形式。把十二三歲的男女小孩裝扮成某一故事中的人物,分兩層或三層固定在鐵支架上,鐵支架不外露,而是隱藏在戲裝下面,相互連接在一起的,支架根端固定在平台上。鐵芯子表達了皋蘭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中文名
鐵芯子
分    類
地方民俗
地    區
皋蘭

鐵芯子皋蘭鐵芯子

不同於河北、河南、陝西等地的“抬芯子”、“車芯子”、“背芯子”。皋蘭鐵芯子作為流行於蘭州地區的一絕,在於她隨着時代的變遷,在製作工藝、人物造型、表演形式上不斷創新。這種創新越來越精巧、玄妙、奇特。鐵芯子的高度一般為5米—7米,分三、四層設計,每台鐵芯子上多則四五人,少則二三人。

鐵芯子歷史背景

鐵芯子是流傳於皋蘭地區的一種古老的地方民間廣場藝術,縣內主要流行於什川、泥灣、河口、長川、水阜等地,尤以什川地區最為盛行。追其源,初始人們為拜神祭祖,用麪糰捏成豬、羊、牛、雞和各種人物造型,供奉於仙桌上,焚香化紙頂禮膜拜,以表達一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喜悦之情,和祈求先祖神靈的護佑和降福。隨着時間的推移和更多人的觀瞻願望,每年正月鬧社火時將八仙桌與供品抬街遊行,觀者如潮。至清代末年,面捏人物被七八歲孩童扮以各種歷史人物或戲劇人物所替代。這種由靜變動、由“死”變“活”的形式,使人耳目一新。民國年間,人們對年復一年的供桌上抬人的遊街形式逐漸乏味,遂改用鐵器打造骨架為芯,仙桌上擺獻供品為裝飾物,在仙桌下墜以石磙或石磨等重器為平衡物的芯架,周圍用彩色綢布裝飾掩蓋,並與鐵骨架連為一體,鐵架上分層有序地將戲劇人物造型的孩童固定在鐵芯上,而露出的固定物則用綵帶、花草及戲中道具巧妙遮掩,給人以玄妙之感。表演時數十名青壯年將桌抬起,鑼鼓在前開道,前呼後擁遊行街市,熱鬧非凡。這就是皋蘭鐵芯子的雛形階段。

鐵芯子原理

皋蘭鐵芯子在製作工藝上講究安全、美觀、舒適。根據每台鐵芯子的內容設計,在最下端受力集中的部分選用較粗的鋼管鋼筋鉚焊,上部則用較細的但可承受孩童重量的小鋼筋焊接,符合力學原理,不致發軟,這是從孩童的安全考慮設計的。
美觀玄妙,有高有低,錯落有致,整台鐵芯子裝起來就是一幅構圖奇特、疏密適度、造形優美的立體圖畫。由於鐵芯子裝台多為5歲~8歲孩童,且表演又值冬季,加上表演時間長,一般小孩會出現睏乏、嗜睡,甚至哭鬧等現象。因此在固定小孩的腰部設計了半圓形的鐵環,在固定小孩時多用棉布帶纏繞,鬆緊適度,使其既安全又舒適。近幾年來,鐵芯子的製作隨着表演場地的變化有所改進,有的設置於四輪推車上,有的安裝在小型拖拉機上,一改過去人抬的單一表演形式。

鐵芯子表演藝術

作為一種地方民間藝術,多為戲劇人物,裝飾一個台子,反映一個故事,每個小孩裝扮的人物均按戲中人物造型穿着、打扮、化妝,稚嫩的小孩,經鄉間藝人巧妙的裝扮後,造型惟妙惟肖,常引人發笑不止。台中常裝扮的有《西遊記》 《鍘美案》《遊西湖》《白蛇傳》等傳統劇目,一些英雄人物也被裝上了鐵芯子,如《遨遊太空》中楊利偉的形象等等。
鐵芯子的裝台藝術十分精妙,在傳統裝法中講究玄、妙、巧,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台裝戲中,設計者將金箍棒插進白骨精腰間,將白骨精吊在棒尖,高空懸掛形成搖搖欲墜之感,觀者手握冷汗,演者安然無恙。鐵芯子除了傳統的玄、妙、巧之外,又採用了動與靜、聲與影的結合等多種新奇表現手段。如原來鐵芯子固定在抬盤上,只能隨着眾多抬芯人的轉動而轉動,現今有的鐵芯子根據劇情需要安裝了滾珠,整台芯子不停轉動,滿足了不同視角的觀眾。有的鐵芯子利用電動原理,設計了能夠有動作的動物造型,如《西遊記》中白龍馬的設計,四蹄騰空不停地奔跑,是用汽車雨涮的原理製作的。 《蛟龍出水》中的小龍口中噴水灑向人羣,是借用了噴霧器的原理設計的。在聲與影的結合上,則結合劇情內容配以音樂,在人們觀瞻過程中同時欣賞了音樂,如《李彥貴賣水》中配以劇中人物的唱腔錄音,使人賞心悦目。
伴隨着改革開放的春風,皋蘭鐵芯子從鄉間的表演發展到縣城、省城表演,從個別村社一台二台的裝置發展到十幾台幾十台有規模的表演,很有大文化氣派,特別是在1992年首屆中國絲綢之路節上,二十多台風格各異的鐵芯子的表演,令數萬名省內外來賓和觀眾大開眼界,大家異口同聲地讚歎“皋蘭三絕”之一的鐵芯子實在是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