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鐵石苗族彝族鄉

鎖定
鐵石苗族彝族鄉,簡稱鐵石鄉,隸屬貴州省黔西市,地處黔西市東部,東南與貴陽市修文縣,清鎮市隔河相望,西與大關鎮,鐘山鎮接壤,北鄰素樸鎮。鄉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30千米。 [1]  總面積90.3平方千米。2019年未,鐵石苗族彝族鄉常住人口23305人。 [4] 
清鄉境劃歸黔西州崇善裏。1991年7月,鐵石、鐵盔、安樂併為鐵石苗族彝族鄉。 [1]  截至2020年6月,鐵石苗族彝族鄉轄轄2個社區,9個行政村, [3]  鄉人民政府駐紅旗社區。 [1] 
2011年,鐵石苗族彝族鄉財政總收入1076萬元,比上年增長13.7%。 [1]  截至2018年末,鐵石苗族彝族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 [2] 
中文名
鐵石苗族彝族鄉
別    名
鐵石鄉
行政區劃代碼
520522206000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貴州省黔西市
地理位置
黔西市東部
面    積
90.3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9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紅旗社區
電話區號
0857
郵政區碼
55151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貴F
人    口
23305人(2019年末常住人口)

鐵石苗族彝族鄉歷史沿革

清鄉境劃歸黔西州崇善裏,晚清時墓老壩、安樂成鄉場。
明國十六年(1927年),置鐵青,安樂2鄉。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更名鐵盔、來興2鄉。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鄉合併為鐵鄉。
民國三十年(1941年),更名鐵石鄉。
1953年5月,分置鐵石、梨坪、鐵盔、安樂4鄉。
1955年5月,梨坪鄉併入鐵石鄉。
1957年6月,鐵石鄉改苗族彝族鄉,鐵盔鄉改苗族鄉。
1958年9月,各鄉改農村公社。
1984年5月,公社改鄉,安樂鄉改彝族苗族鄉。
1991年7月,鐵石、鐵盔、安樂併為鐵石苗族彝族鄉。 [1] 

鐵石苗族彝族鄉行政區劃

鐵石苗族彝族鄉區劃沿革

2001年9月,鐵石苗族彝族鄉轄24行政村合併為10個。
2010年12月,鐵石和葛老壩村部分村民小組整合為紅旗社區。
2011年末,鐵石苗族彝族鄉轄六陵山、慕老壩、油砂坡、許家壩、石丫口、安樂場、青槓壩、鐵盔山、米新寨、堰塘寨、紅旗1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15個村民小組。 [1] 

鐵石苗族彝族鄉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鐵石苗族彝族鄉轄轄2個社區,9個行政村, [3]  鄉人民政府駐紅旗社區。 [1] 
鐵石苗族彝族鄉區劃詳情
紅旗社區
墓老壩社區
青槓壩村
安樂場村
許家壩村
米新寨村
油沙坡村
六陵山村
石丫口村
鐵盔山村
堰塘寨村
/

鐵石苗族彝族鄉地理環境

鐵石苗族彝族鄉位置境域

鐵石苗族彝族鄉地處黔西市東部,東南與貴陽市修文縣,清鎮市隔河相望,西與大關鎮,鐘山鎮接壤,北鄰素樸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30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8千米, [1]  總面積90.3平方千米。 [4] 
鐵石苗族彝族鄉

鐵石苗族彝族鄉地形地貌

鐵石苗族彝族鄉地形為丘陵壩地河坡,以喀斯特地貌為主,海拔在783~1538米之間,最高點位於水牛大坡,海拔1538米;最低點位於索風營庫區,海拔783米。 [1] 

鐵石苗族彝族鄉氣候

鐵石苗族彝族鄉多年平均氣温13.8℃。年平均降水量1081毫米。無霜期年平均267天。 [1] 

鐵石苗族彝族鄉水文

鐵石苗族彝族鄉境內河流屬烏江水系,鴨池河從南部6個村邊流過,河道長11千米。 [1] 

鐵石苗族彝族鄉自然災害

鐵石苗族彝族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風災、低温、霜凍、雷擊、地陷、泥石流等。雹災平均5年3遇,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89年8月26日,降雹時間約50分鐘,涉及境內11個村,受災面積達8300畝。 [1] 

鐵石苗族彝族鄉自然資源

鐵石苗族彝族鄉礦產資源

鐵石苗族彝族鄉境內地下礦藏有煤炭、重晶石、鐵等。 [1] 

鐵石苗族彝族鄉土地資源

2011年末,鐵石苗族彝族鄉有耕地面積23036畝,其中旱地27978畝。 [1] 

鐵石苗族彝族鄉人口

鐵石苗族彝族鄉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 鐵石苗族彝族鄉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
2011年末,鐵石苗族彝族鄉轄區總人口2303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68人,城鎮化率2.5%。另有流動人口3000人。總人口中,男性12117人,佔52.6%;女性10919人,佔47.4%;14歲以下4200人,佔18.2%;15~64歲17536人,佔76.2%;65歲以上1300人,佔5.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9676人,佔42%;有苗、彝、布依、白等8個少數民族,共13360人,佔58%。超過1000人的少數民族有苗、彝、布依3個民族,其中苗族6985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52.3%;彝族3875人,佔29%;布依族1106人,佔8.3%。2011年,鐵石苗族彝族鄉人口出生率9‰,人口死亡率0.8‰,人口自然增長率8.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55人。 [1] 
截至2018年末,鐵石苗族彝族鄉户籍人口22871人。 [2] 
2019年未,鐵石苗族彝族鄉常住人口23305人,其中以苗族彝族人口居多,佔總人口的58.6%。 [4] 

鐵石苗族彝族鄉經濟

鐵石苗族彝族鄉綜述

2011年,鐵石苗族彝族鄉財政總收入1076萬元,比上年增長13.7%。 [1] 
截至2018年末,鐵石苗族彝族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 [2] 

鐵石苗族彝族鄉第一產業

2011年,鐵石苗族彝族鄉農業總產值8785萬元。 [1] 
鐵石苗族彝族鄉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鐵石苗族彝族鄉種植玉米2.1萬畝,馬鈴薯1.1萬畝,水稻600由,小麥4000畝。主要經濟作物為烤煙。2011年,烤煙種植面積1400畝。 [1] 
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鐵石苗族彝族鄉畜牧業總產值3512萬元。 [1] 

鐵石苗族彝族鄉第三產業

  • 商業
2011年末,鐵石苗族彝族鄉有商業網點148個。2011年,鐵石苗族彝族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97萬元,比上年增長9.7%。 [1] 
  • 金融業
2011年末,鐵石苗族彝族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044萬元,比上年增長0.06%;各項貸款餘額2150萬元,比上年增長14.3%。
  • 電信業
2011年,鐵石苗族彝族鄉電信業務收入80萬元。 [1] 

鐵石苗族彝族鄉交通運輸

2011年末,鐵石苗族彝族鄉完成許家壩村委會至索橋,花江一組,二組至堰塘寨村沿索風湖5千米旅遊公路建設;新修集種草養羊與旅遊觀光為一體的鐵盔山村荒壩子公路1.6千米;完成鐘山至鐵石公路的柏油化,打通了鐵石至素樸出口通道。新修維修通村、通組公路10條60餘千米。 [1] 

鐵石苗族彝族鄉社會事業

鐵石苗族彝族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鐵石苗族彝族鄉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30人,專任教師9人;小學10所,在校生1537人,專任教師10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66人。專任教師5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鐵石小學成功舉行第一屆冬季運動會

鐵石苗族彝族鄉文化事業

2011年末,鐵石苗族彝族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1個;各類圖書室11個,藏書13.9萬冊。 [1] 
2011年末,鐵石苗族彝族鄉有廣播電視站1處。 [1] 

鐵石苗族彝族鄉醫療衞生

2011年來,鐵石苗族彝族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9個;病牀17張,固定資產總值5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36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註冊護士7人。 [1] 
2011年,鐵石苗族彝族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8萬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1] 

鐵石苗族彝族鄉體育事業

2011年末,鐵石苗族彝族鄉有學校體育場地8處。2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8%。 [1] 

鐵石苗族彝族鄉社會保障

2011年,鐵石苗族彝族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5户,人數34人,支出7.25萬元,比上年增長9.2%,月人均177.6元,比上年增長9.2%;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008人,支出15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630户,人數3008人次,支出183.8萬元,比上年增長18.3%,月人均50.9元,比上年增長18.3%。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1人,撫卹事業費支出37.97萬元,比上年增長13%。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182人。 [1] 

鐵石苗族彝族鄉郵政電信

2011年末,鐵石苗族彝族鄉有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户586户,移動電話用户3575户,寬帶接入用户130户。 [1] 

鐵石苗族彝族鄉歷史文化

鐵石苗族彝族鄉地名由來

據説民國初建鄉時,鄉長是外來人,取名“來卿鄉”(後改來興鄉),後同鐵盔鄉合併,更名來鐵鄉。因鐵盔山頂有大石,色如鑄鐵,更名鐵石鄉。 [1] 

鐵石苗族彝族鄉民族文化

  • 跳花坡
苗族跳花坡,當地苗族苗語稱“歐道”,意為“趕坡”,“跳花坡”是漢名,是因為坡上載有花樹而得名,與苗語意義不盡相同。每年正月初一至初八都要舉行活動(初一至初五在鐵盔山村淹塘二組的小山上舉行跳花坡,當地苗族稱“跳小年”,初六至初八在鐵石鄉政府門口跳年廠舉行,當地苗族稱“跳大年”)。
大年初一,苗族羣眾穿着盛裝,帶着蘆笙、蕭筒、口琴、乾糧等自發從四面八方趕來,吹起蘆笙、唱起苗歌、跳起苗舞,以苗族特有的方式鬧新春、賀新年。這幾天,滿山遍野人山人海,有吹蘆笙的、有對情歌的、有鬥雞的、有跳現代舞蹈和苗族舞的、有划拳的、有攀親戚的、有談農業生產的、有談養殖發展的、有談在外打工收穫的,絡繹不絕,未婚男女抓緊時間尋找“意中人”,所以“花坡節”也被稱為苗族的“情人節”。 [5] 
  • 米花節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七,來自清鎮市、大方縣、金沙縣、赫章縣、與周邊鄉鎮的觀眾都會齊聚鐵石鄉米新寨村,共同慶祝一年一度的苗族素苗“米花節”。
米花節 米花節
素苗是苗族中的一個系,因其服飾上特有的蠟染暗花和素淨的刺繡而得名。清康熙初年,吳三桂起兵反清,為了躲避災荒及戰亂,素苗同胞開始四處遷徙,進而湧入貴州各地,鐵石苗族彝族鄉苗族就是第一批進入黔西境內的素苗。鐵石苗族彝族鄉苗族素苗“米花節”具有獨特的地方民族文化,主要是由舊時的“祭米花”發展成為今天少男少女談情説愛,成年人交流發展生產、經濟的活動,每年的這個時候,當地苗族同胞都會邀請遠在外地的親戚朋友自發的來到舉辦地共同歡慶節日。鐵石鄉苗族“米花節”保存了古樸的蘆笙舞蹈、多聲部苗歌、獅子舞、敬酒歌、祭祀樂器三眼簫等文藝形式,讓遠方的來客更深層次的瞭解到鐵石鄉民間藝術文化的魅力。 [5] 
  • 彝族年
每年11月初,鐵石苗族彝族鄉安樂場村彝族同胞都會歡聚一堂,圍着熊熊燃燒的篝火跳起烏蒙歡歌,共同慶祝特別的“彝族年”,彝族人自己的節日,濃墨重彩的日子。
彝族年 彝族年
彝族年要殺年豬、祭祀祖先和吃年飯。年飯主要有坨坨肉、水豆腐和大米飯。肉和米飯煮好後,照例先祭獻祖先,然後全村男女老少聚在一起熱熱鬧鬧,歡歡喜喜地吃年飯。過年三天裏,無論是主人家還是來客都可隨時食用,不拘禮儀,各村寨的小夥子和姑娘們,穿上新裝彙集在安樂小學開展活動。豪放的彝族歌舞、絢麗的彝族服飾,歡快的節日氣氛,為前來觀看演出的羣眾提供一了場視覺盛宴。 [5] 

鐵石苗族彝族鄉榮譽稱號

鐵石苗族彝族鄉素有“苗鄉彝寨”和“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美譽。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