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鐵牛戲沙

鎖定
“鐵牛戲沙”是湘潭縣易俗河六景之一,相傳古人為鎮住江裏的水魔,祈求過往船隻平安,便把一隻“大鐵牛”沉入江心。這一帶叫鐵牛埠,應該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1] 
中文名
鐵牛戲沙
地理位置
湘潭市鐵牛埠
門票價格
免費

鐵牛戲沙發展歷史

上世紀60年代,“那時,鐵牛身上還有綠苔,四隻腳都完好無損地趴着。後來有人在這一帶炸魚,鐵牛給炸壞了。”宋師傅有些惋惜説,鐵牛如今已支離破碎四處散落,外形難以辨認。
上了年紀的周大娘説,日本人打到湘潭時,發現“鐵牛”後想吊走,可沒吊得動,最後只好放棄。
湘江河中的這“鐵牛”到底有什麼來歷?據易俗河鎮政府介紹,《明·一統志》中就有關於“鐵牛”的記載:“湘潭縣南二十里,下灄鎮(古地名)江中有巨石,儼然牛卧,其形類鐵,水涸則現。”
當地有一種説法,所謂“鐵牛”,是古人用天上落下的隕鐵做成的,其全“身”佈滿青苔,形狀好像牛毛。流沙順着鐵牛翻滾,如同鐵牛爬着沙石逆流而上,當地人稱“鐵牛戲沙”,系著名的“易俗河六景”之一。相傳明正德皇帝南巡,當地唱詞中有“白沙蓋鐵牛,湘潭轉潭州”之句。人們據此推測,鐵牛的出現至少有500餘年歷史。 [2] 
鐵牛戲沙 鐵牛戲沙

鐵牛戲沙傳言

2011年1月初,《創業家》雜誌刊登了一篇《隕石瘋狂》的文章。
這篇文章介紹,全球有一萬人在從事隕石買賣生意,它的價格比黃金還要高,買家、賣家都是圈內人,行事低調,行蹤飄忽。隕石的價格、數量與流通都是秘密。
2010年7月,柯作楷接到一個國外友人Mike Famer的電話,對方告訴他,湖南的隕石已經切開,在美國開賣,出售者是一個德國人。
2011年1月12日上午,湘潭有媒體電話採訪了柯作楷,他説,美國友人Mike Famer證實看到的隕石就來自湘潭,而且切開的隕石很漂亮,但是賣家要價很高,Famer沒捨得買。鑑於隕石收藏界的“規矩”,Famer沒有給柯作楷發來照片,也沒有告訴他具體的價格。柯作楷認為,這個消息應該是準確的,隕石交易儘管很隱秘,但由於世界上的隕石資源極少,新貨從哪裏來,業界一定都清楚,而且Famer是隕石收藏界的名人,他的話可信度極高。柯作楷説,這不僅證實了他關於“鐵牛”是隕石的猜測,也讓他一年多來的擔心成了現實:湘潭永遠失去了一個無價之寶!
柯作楷還介紹,在美國圖森市每年有為期半個月的隕石展,最貴的月亮隕石,一克的平均價格為500美元,然後是火星隕石,每克200美元,其次是石鐵隕石、鐵隕石、石隕石,價格最低的0.5美元一克。
“鐵牛”找回
鐵牛在美國的消息經媒體報道後,立刻引起湘潭各界的高度關注。經過公安機關的全力偵查,失蹤一年半的湘江“鐵牛”終於在2011年6月17日晚成功找回,並連夜運回市區一安全地點,由警方暫時保管。
經查,盜走“鐵牛”的並非之前外界所傳的涉黑團伙,而是湘潭縣一個普通的居民。這個人名叫唐金偉,男,2011年55歲,住湘潭縣易俗河鎮百花社區。
據唐金偉交代,2009年12月28日晚,他租來挖機和貨車,將五塊鐵牛石挖走,並連夜運至湘潭縣中路鋪賀塘村其親家家裏藏匿。
鑑定結果:“鐵牛”系古代鑄鐵
2011年8月5日,市公安局、市文化局和市文物局等部門,就湘潭失而復得的“鐵牛”相關情況召開新聞通報會。經省內頂級文物考古專家鑑定,公安機關追回的“鐵牛”排除近期人工加工製作而成的可能,是湘江“鐵牛”原物。
同時,市公安局對“鐵牛石”進行切片取樣,並送往國內有色金屬權威檢驗機構——中南大學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粉末冶金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成分檢驗。檢驗結果顯示,“鐵牛”主要成分為鐵元素,含量為96.53%。7月1日,市公安局又將檢驗結論和切片標本送往湖南省地質調查院,鑑定結論為:湘潭“鐵牛”屬古代鑄鐵。 [3] 

鐵牛戲沙相關詩句

清長沙文人王啓原題《鐵牛埠》詩曰:“靈蹟江心著,吾生見大難。藏淵成久駐,匿景得奇觀。蔓草臨埼長,晴雲帶雨寒。湘流非惡浪,猶作蜀江看。”易俗河還流傳一首民謠《鐵牛贊》:“日見此寶落江州,天賜欄杆夜不收,不吃人間常青草,綠水滔滔背上流”。(長江)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