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鐵浮圖

鎖定
鐵浮圖又被稱為鐵浮屠引,是金朝重騎兵的一種,屬於金軍大將完顏宗弼金兀朮)的手下,與枴子馬一起隨同金兀朮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1140年,完顏兀朮率領手下十萬大軍和一萬五千名枴子馬、五千名鐵浮圖一起浩浩蕩蕩直奔南宋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途中,鐵浮圖與枴子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一直氣勢洶洶殺到長江邊上的順昌。
中文名
鐵浮圖
別    名
鐵浮屠引
年    代
金朝
屬    性
金朝重騎兵

鐵浮圖詞彙含義

鐵浮圖亦作“ 鐵浮屠 ”。
鐵浮圖 鐵浮圖
1.指鐵鑄佛塔。 元 陳孚《全州》詩:“城郭依稀小畫圖,佛光猶照鐵浮屠。” 明 都穆 《遊北固山記》:“門內稍右有鐵浮圖十級,乃 唐 李德裕觀察 浙西時所鑄。”
2.借指身披重甲的兵士。鐵浮圖的一種是鐵甲騎兵,它也是金朝鐵騎的一種,與枴子馬不一樣。枴子是輕騎兵,人馬不穿盔甲以射箭為主,採用兩翼包抄戰術。鐵浮圖是重裝騎兵,人馬穿着盔甲,採用列陣中間突破戰術。
《宋史·劉錡傳》:“ 兀朮 被白袍,乘甲馬,以牙兵三千督戰。兵皆重鎧甲,號‘鐵浮圖’。” 清 夏燮《中西紀事·海疆殉難記上》:“ 吳侍郎 《朱副戎廟碑》系駢體文,其後段雲:‘……鐵浮屠林立於重關,銅面具風生於百戰。’”

鐵浮圖主要戰役

鐵浮圖 鐵浮圖
1140年,金兀朮在郾城以北與岳家軍對陣。岳飛令其子岳雲等率輕騎與金軍前鋒展開激戰,往來衝殺。金兀朮見騎兵難以取勝,於是下令將披掛重金鎧甲的“鐵浮圖”軍投入戰鬥。“鐵浮圖”軍隊士兵和戰馬都用層層重鎧護住,三個連成一隊,企圖以嚴整密集的重裝騎兵編隊來擊潰郾城中較為散亂的騎兵。岳飛派出岳家軍精鋭步兵——背嵬軍,精準襲擊“鐵浮圖”戰馬沒有鐵甲所護之處。此舉立即奏效,金軍一匹馬斷足無法前行,便致一隊馬無法有力還擊,金軍重騎兵難以發揮所長,遏制了“鐵浮圖”的效用。岳飛趁此時機斬殺金兵,金兀朮大敗逃走,宋軍取得了空前的勝利。 [1] 

鐵浮圖乾隆質疑

清朝的乾隆皇帝令其臣僚以他的名字編纂《御批通鑑輯覽》時,認為《宋史·岳飛傳》中“三人為聯,貫以韋索,號枴子馬,又號鐵浮圖”之説不通,因而寫了一條“御批”,對之進行駁斥,説道:
北人使馬,惟以控縱便捷為主。若三馬聯絡,馬力既有參差,勢必此前彼卻;而三人相連,或勇怯不齊,勇者且為怯者所累,此理之易明者。 枴子馬之説,《金史·本紀·兵志》及兀朮等傳皆不載,唯見於《宋史·岳飛傳》、《劉錡傳》,本不足為確據。況兀朮戰陣素嫺,必知得進則進,得退則退之道,豈肯羈絆已馬以受制於人?此或彼時列隊齊進,所向披靡,宋人見其勢不可當,遂從而妄加之名耳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