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鐵弓緣

(1979年陳懷皚執導電影)

鎖定
《鐵弓緣》是由陳懷皚執導,關肅霜高一帆梁次珊、關肅娟、賈連城、董瑞昆等主演的戲劇電影
中文名
鐵弓緣
外文名
Iron bow edge
類    型
戲曲
出品公司
北京電影製片廠
製片地區
中國
發行公司
北京電影製片廠
導    演
陳懷皚
製片人
李百萬
主    演
關肅霜
主    演
高一帆
梁次珊
關肅娟
賈連城 展開
主演
高一帆
梁次珊
關肅娟
賈連城
董瑞昆 收起
片    長
120 分鐘
色    彩
彩色
主要獎項
1980年第3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
1979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出品時間
1979年

鐵弓緣劇情簡介

鐵弓緣劇照
鐵弓緣劇照(4張)
太原西門外,已故太原守備之女陳秀英(一作陳月英)與母親經營茶坊“豪傑居”。16歲的女兒陳秀英相貌出眾,武術超羣。家中有一祖傳寶弓,只有父親和秀英可以拉開。父親臨終留言:“再有拉開此弓者,擇其為婿。” 一日,太原府總鎮石須龍(一作史須龍或史世龍)的牙將匡忠拉開此弓,與秀英定下良緣,三日後迎娶。誰料石須龍的兒子石倫也看中秀英,父子定下毒計,派匡忠押運餉糧,又命人扮強盜劫走。之後便將匡忠治罪發配邊關,臨別時秀英表示永不變心。匡忠則讓秀英母女去二龍山王富剛處避難。王富剛得知匡忠遭難,便投到王元龍部下,伺機查明匡忠之冤。秀英怒殺石倫,女扮男裝,化名王富剛,在投奔二龍山途中被王富剛未曾謀面的未婚妻關月英虜上太行山,誤以為是真王富剛,便盛情款待,還授與兵權。秀英率兵攻太原,殺仇人,又叫匡忠出馬應戰。王元龍讓真王富剛出戰,二人對陣,卻不相識 。王元龍將匡忠由邊關調回出戰,秀英拿出信物,二人在陣前相認。匡忠、秀英、王富剛、關月英,終成眷屬,二龍山太行山兩支義軍共御來敵 [2] 
鐵弓緣 鐵弓緣

鐵弓緣演職員表

鐵弓緣職員表

導演:陳懷皚
製作人:李百萬

鐵弓緣演員表

陳秀英——關肅霜
匡忠——高一帆
石倫——梁次珊
陳母——關肅娟
石須龍——賈連城
王富剛——董瑞昆
關月英——楊潔
關伯——張佔元
王元龍——李春仁

鐵弓緣影片花絮

影片是一部京劇戲曲藝術片,情節曲折,在人物性格塑造上非常成功,將一個忠於愛情、嫉惡如仇、有膽有謀的奇女子陳秀英表現得活靈活現深入人心。影片將感情與故事的傳統故事構架較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影片風格節奏緊湊、風格突出。陳秀英的扮演者關肅霜唱腔醇厚、圓潤,表演真切細膩,既為花旦又演武生,後又由武生反串小生,成功展示了人物的形象性格。該片獲1980年第3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

鐵弓緣影片評價

鐵弓緣表演評價

這部戲曲藝術片情節曲折,故事性強,但創作者並不以情節的巧妙取勝,而是從人物性格出發,塑造了少女陳秀英這個俊美豪俠的形象。影片既不拘泥於傳統程式,也不拋開程式,而是把感情和程式較好地結合一起,使整個戲的風格也同人物一樣顯得俊美豪俠。

鐵弓緣演員評價

主演關肅霜前半部扮花旦,唱腔醇厚、圓潤,表演細膩、天真,接着將花旦與武旦的表演程式結合起來,後又由武旦反串小生,女扮男裝,有力地刻畫了陳秀英忠於愛情、嫉惡如仇的優秀品質。

鐵弓緣豆瓣評價

直到看了這部電影,以及片中的女主角的扮演者關肅霜精彩的表演,我才真正懂得了什麼叫做英姿颯爽,女中豪傑。
假如讓我説出心目中最美麗最剛烈的女俠客,那就是她扮演的陳秀英。
本片根據同名舞台劇改編,説的是陳秀英母女開設茶館,被惡少欺侮逼婚,遇少年將軍匡忠相救,並以秀英家傳鐵弓為緣,定下終身。豈料惡少父子陷害於匡,秀英母女出逃尋夫,一翻波折後終於夫妻團聚的故事。
京劇版本的舞台劇常只演到訂婚一場,而這部電影將全部故事般上銀幕,並且對劇本做了較大的處理。
在此之前,我看了一張錄製於80年代的吳素秋主演的此劇舞台版本,感覺很有不同。
在舞台劇中,突出了故事的喜劇性,尤其是彩旦扮演的陳母起着很詼諧的調節氣氛的作用,更具有市民的娛樂功能,期間插科打諢處甚多。而作為女主角也突出的是其花旦所特有的嬌俏女兒性,基本上是作為一出帶有荀派特點的喜劇來表現的。
而這部同名電影具有強烈的人文色彩,突出的是女主角抗惡反抗的精神,大膽的刪減了舞台劇中略顯低俗的噱頭,將故事的主題集中於兩個人從相識,相愛,分別到團聚的傳統正劇程式中。
提到這部電影,就要提到導演陳懷皚先生,他是不可多得能夠既尊重懂得民族傳統藝術又具備良好電影專業水準的藝術大師,他拍攝的這部電影和《野豬林》是中國戲曲電影的經典之作。
他不但除去了原有舞台劇中商業娛樂化的許多東西,致力於表現他一貫擅長表達的反抗的主題,並且刻畫了一個敢愛敢恨,智勇雙全,而又散發着女性嫵媚和忠貞的陳秀英這個女中豪傑的藝術形象。
舞台劇中,母女兩個人和匡正的戲份相差並不多,並且以喜劇氣氛為主,而在電影中,導演着力塑造的是女主角,肯定了她敢於反抗惡勢力追求愛情的品質。對母親形象的處理也顯得更具有正義感,整個影片呈現的是一種具有悲愴性的風格,從開始秀英敍述自己的身世,練習武藝都無不表明這已經不是那個嬌柔的小家碧玉式的賣茶女,而是有志氣剛烈的女魁。
他以文人特有的理想主義注入到原本世俗化的戲曲中,從攝影和場面調度,演員表演多方面做了大膽卻不失原有藝術特色的嘗試,使這樣一出傳統京劇得以更豐滿的人物塑造,更精緻的藝術表現力永存藝術殿堂,成為一顆不可多得的珍寶,散發着永恆的藝術魅力。
這也是值得當代一些傳統文學改編者應該學習的,在尊重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藝術加工,而不是肆無忌憚的篡改乃至變形。要改進傳統,而不是全盤否定,去其糟粕,存其精華,不是毀損而是保護。主要的問題首先是一個尊重,先謙虛的學習尊重再加以改進。
作為優秀的戲曲表演藝術家,關肅霜在影片裏塑造了一個女豪傑的經典形象。
在扮演茶館中的女兒時,她以花旦的扮相出現,有着女孩子的嬌憨可愛,唱腔甜美,表現了一個少女的害羞和喜悦,而在長亭送別中,她一青衣的扮相出現,唱腔悲憤纏綿,將一個即將與愛人離別的女子心情刻畫得栩栩如生。而之後她女扮男裝,一身白衣,好一個英姿勃勃的少俠。她一人在影片中以花旦,青衣和武旦三個形象出現,顯示了她在唱唸坐打賢淑精湛紮實的基本功,在三個行當的轉換中游刃有餘,各具特色,真是一個極具天賦的演員。在導演的引導下,她不僅將京劇舞台劇中外在的表現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並且運用了電影藝術中的性格塑造,將人物的內心也表達得相當準確,尤其是梳妝一場中,把一個待嫁的少女的心理刻畫得非常生動。
影片的化妝沒有照般舞台劇濃重的重彩,而是以一種接近自然的真實的裝容,略施脂粉,得到了區別舞台又保留舞台特點的效果。燈光的運用十分到位,佈景也給人一種似真又虛的效果。
關肅霜真美,眼睛會説話,尤其在半眯的時候,自有一段風流,醉意朦朧,很性感,讓我想起勞侖芭考爾那雙迷人的眼睛。

鐵弓緣獲獎記錄

1980年第3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
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