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鐵佛寺

(山西省臨汾市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鐵佛寺,也叫大雲禪寺、大雲寺,位於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鼓樓南,與山西師範大學毗鄰,因為寺內高聳的寶塔下供奉着一尊鐵鑄佛頭而得名。
鐵佛寺建於唐貞觀六年(632年),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地震毀壞,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建。鐵佛寺,整座寺院坐西向東,共三進院落。 [2-3] 
2006年5月25日,鐵佛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鐵佛寺
地理位置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鼓樓南
所處時代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6:30一20:00
編    號
6-478-3-181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鐵佛寺歷史沿革

唐貞觀六年(632年),修建鐵佛寺,歷代累有修葺。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臨汾遭受八級地震,寺廟建築大部毀壞,地震以後逐步恢復。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建鐵佛寺,現有的山門、過廳(原天王殿)、大雄寶殿、金頂琉璃寶塔、藏經樓及配殿都是大地震後的清代建築。 [3] 

鐵佛寺建築格局

鐵佛寺結構

鐵佛寺,整座寺院坐西向東,共三進院落。一進院落由山門、天王殿組成;二進院落由天王殿、大雄寶殿及南北配殿組成;三進院落由大雄寶殿、南北廂房、藏經樓及院落中心的琉璃金頂寶塔組成。
鐵佛寺塔內底層為方形空室,當心置鐵佛頭一尊。鐵佛寺塔身每層都有仿木結構磚砌塔檐,迴廊四繞,飛翹蹺角上懸掛銅鈴,風過鈴響,頗有禪意,寶塔二層以上的外牆上鑲嵌有58幅琉璃圖案,內容為佛教神祇和佛傳故事,四周襯以山石、樹木,花、流雲、城池、獅像等圖案是中國現存清代琉璃塔中的罕例,塔門上有副對聯“潮起潮落汾水依舊唱大雲,時興時衰施主照樣拜佛祖”,匾額是“原頭佛祖”,對聯公正,透徹人生禪理,是中國清代琉璃塔中的罕例。
根據碑文、樑架題跡可知,琉璃金頂寶塔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的遺構,藏經樓為清光緒八年(1882年)的遺構。大雄寶殿、天王殿、南北配殿、南北廂房雖無樑架題跡等文字記載,但從其樑架結構和構件特徵分析,應為清代中期的作品。 [3] 

鐵佛寺特點

鐵佛寺塔六級金頂琉璃寶塔,位於大雄寶殿之後數米,塔為平面方形樓閣式五層磚塔,總高35米,底層每邊長12.4米,二層以上急劇收剎,第五層平面呈八邊形,塔頂用風磨銅鑄造的寶珠項環,光澤不減,《臨汾縣誌》記載“塔頂常有光,傳有舍利子雲。” [3] 
鐵佛寺

鐵佛寺文物遺存

鐵佛頭 鐵佛頭
鐵佛頭位於鐵佛寺塔心室,外表補飾泥塑彩繪,佛頭中空,原藏經卷,這尊釋迦牟尼佛頭為唐代所鑄,高達6.8米,面寬3.8米,重約15噸,表補飾泥塑彩繪,佛頭中空,原藏經卷,系由生鐵一次澆鑄而成,佛頭面相端莊慈祥,臉頰豐滿,眉骨隆起,耳會近肩,頭上螺發左旋,氣韻極為生動,依其造型風格,為唐代原作。 [3] 

鐵佛寺歷史文化

  • 名稱由來
清康熙年間重建鐵佛寺時,將唐代的一尊巨型鐵鑄佛頭安放於一層內,因而民間一直將這裏稱為鐵佛寺,寶塔也因此被稱作鐵佛寺塔。 [3] 
  • 傳説軼事
傳説唐三藏法師從西天取經回來,大興佛教。有人在京城附近塑了一尊泥身鐵頭的佛像,神形兼備,雄威有靈。一天,佛閉目養神,不覺打起盹來,猛然一閃,沉重的鐵頭竟閃落到黃河東岸平陽城內的高地上。後來人們就在佛頭落地的地方修了寺和塔,佛頭被供奉在裏面。佛頭栩栩如生,面部肌肉豐滿,風眉厚唇,天庭飽滿,兩耳垂肩,典型的唐代風格,面部貼金雖已陳舊脱落,但仍不失莊重慈祥之風韻。佛頭中空,相傳是放佛經的地方。 [3] 

鐵佛寺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5日,鐵佛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鐵佛寺旅遊信息

鐵佛寺地理位置

鐵佛寺位於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鼓樓南。 [3] 

鐵佛寺交通指引

臨汾市內乘坐6路、11路、17路、23路、30路、107路、108路、201路、202路、802路、臨汾機場巴士30路均可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