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鐘磬

(古代禮樂器)

鎖定
鐘磬zhōng qìng:1.鍾和磬﹐古代禮樂器;2.亦作為佛教法器;3.指鍾﹑磬之聲。 [1] 
中文名
鐘磬
拼    音
zhōng qìng
含    義
鍾和磬﹐古代禮樂器
出    處
《超化寺》

鐘磬釋義

(1).鍾和磬,古代禮樂器。《周禮·春官·小胥》:“凡縣鐘磬,半為堵,全為肆。” 鄭玄 注:“鐘磬者,編縣之二八十六枚而在一虡,謂之堵。鍾一堵,磬一堵,謂之肆。”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四:“ 漢 末喪亂,絕無金石之樂。 魏武帝漢中 ,得 杜夔 舊法,始復設軒懸鐘磬。” 宋 蔡夢弼草堂詩話》卷一:“ 郭受 寄 杜 雲:‘春興不知凡幾首。’ 杜 答雲:‘藥裹關心詩總廢。’皆如鐘磬在簴,扣之則應。”
(2).佛教法器。 金 王庭筠 《超化寺》詩:“隔竹微聞鐘磬音,墻頭脩綠冷陰陰。”
(3).指鍾、磬之聲。 金 趙亮功 《甘露寺》詩:“別後聞鐘磬,山陰空夕陽。”

鐘磬形制

鐘磬是古代兩種重要的擊打樂器,它們各有不同的形制。
磬是用石頭磨製的,其起源時間可以上溯到石器時代。人們在磨製石具的實踐中,注意到不同石塊受打擊時會發出不同聲音,因而受到啓發,開始磨石為磬。最初用普通石頭磨製,後來逐漸採用某些特殊石頭(或玉石)製成發各種固定單音的磬,再後來又發展成為具有幾個至一系列固定音的編磬。編磬的出現朝代不晚於商。1935年在安陽侯家莊西北崗殷代大墓,曾出土過玉製編磬一組,計十三枚,就證明了這一點。

鐘磬文獻

在現存的記述古人制磬技術的早期文獻中, 《考工記·磬氏》是最著名的一篇。該篇除規定了磬的形制以外,還專門提出了調整磬的音高的方法,即“已上則磨其旁,已下則磨其端”。這裏的“上”、“下”指的是音的高低,其實質是磬發音頻率的高下。按照這種辦法,當感覺磬的發音過高時,就磨損磬體的兩面,使其變薄,這就能將音調降低;當感覺磬發聲過低時,則磨其兩端,使磬體相對變厚,就能將音調升高。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早期律學已經形成,磬作為一種樂器,其音高一定要符合律制,才能滿足音樂演奏的實踐需要。《考工記》的記載,就是一種通過調整磬的外形,使其發音符合律制的有效方法。
考工記》的記載符合聲學原理。我們知道,磬的發音屬於板振動,而板振動的頻率是正比於厚度的,由此,若磬發音“已上”,即頻率過高,這表明磬體過厚,就需要“磨其旁”。“已下”,説明頻率低了,需要增加相對厚度,因此要“磨其端”。唐代賈公彥在疏解《考工記》這段話時提出:“凡樂器,厚則聲清,薄則聲濁。”
《考工記》所説的“上”、“下”與這裏所謂的“清”、“濁”,含義是相通的(後者也許還帶有音色的衡量成分)。古人沒有頻率之類物理學概念,能夠總結出“厚則聲清,薄則聲濁”這種規律,在古代科學範圍內,已經掌握了板振動的本質特徵。

鐘磬演化

在古代樂器中,與磬相比,鐘的地位更為重要。八音齊鳴,賴金以動聲,鍾是眾樂之首。“鐘鳴鼎食”成為權勢、地位的標誌。鐘的尺度和音律又與歷算、權衡密切相關。鍾又是古代朝聘、祭祀等禮儀活動的必備樂器,深受古人重視。
鍾是由鐃發展演化而來的。鐃為青銅製,一般是用手拿着敲擊,鐃口向上。後來因為鐃愈做愈大,手不能執,於是掛起來敲,口部遂向下,這就成為鍾。鍾具有獨特的聲號結構,一般都能奏出頻率確定的音。兼以青銅鑄成,奏低音時,音色深沉渾厚;奏高音時,音色清脆激揚,演奏效果出色。特別應該指出的是,有些鍾還具有雙音結構,可以發出兩個不同音高的聲響。這種鍾在鼓體的中部標有一個敲擊點,相應的發音稱為正鼓音;在鼓體的旁側部有時標有另一個敲擊點,稱為側鼓音。質量好的鐘,不但這兩個音位標誌明確,而且兩個音的頻率比也趨於一致,大約為1:1.2,相當於音程間隔上的三度關係。由此可見,古代鐘的音響設計是非常出色的。
鍾也有大小相次成組編鐘。西周中期的編鐘一組僅三枚,西周後期已增加到九枚,説明它逐漸從節奏樂器發展成為旋律樂器。我國已出土的先秦編鐘很多,地區分佈也很廣,其中最著名的是1978年在湖北隨縣戰國早期的曾侯乙墓裏出土的罕見大型編鐘。這套編鐘共8組,65枚,分三層懸掛在鍾架上。架高達2.65米,成曲尺形排列,氣勢宏偉。編鐘為雙音結構,每鍾可發兩音即正鼓音和側鼓音,成三度音程。其最大的一件甬鍾通高153.4釐米,重203.6公斤,形體和重量在編鐘中都是空前的。同時出土的鎛鍾鑄於楚惠王五十九年(公元前433年),為鑄鐘年代提供了確切證據。這套編鐘音域寬達五個半八度,可以旋宮轉調,演奏各類樂曲,音律和諧,音色優美,音響效果令人驚歎。遠在兩千四百多年前的戰國初期,就已經出現瞭如此鑄造精妙絕倫、音響效果良好的大型編鐘羣,確實是中國古文化史上的一個奇蹟。

鐘磬特色

鐘磬 鐘磬
從形制上説,編鐘帶有明顯的民族特色。歐洲和印度的鐘,其橫截面都是正圓形的,惟獨中國的鐘鐃是合瓦式的。所謂合瓦式,是指鐘體由兩個小半圓合成,而不是橢圓形。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一曾分析過扁鍾和圓鐘發音的差別,説:“古樂鍾皆扁,如合瓦。蓋鍾圓則聲長,扁則聲短。”他所指出的這一特點是正確的。圓鍾具有較強的餘音效果,用於定音,效果是不錯的,但用於演奏,拖長的餘音相互干擾,使人難於聽出節奏,所以沈括説:“急叩之多晃晃爾,清濁不復可辨。”但對於扁鍾,因其銑邊有稜,對聲振動起着制約作用,衰減較快,餘音適中,因而能夠成組編列,作為旋律樂器使用。

鐘磬鍾枚

鐘體上鑄有一枚枚乳狀突出,叫鍾枚,它對於改善鐘的音響效果也有作用。據王黼博古圖》卷二十三記載,“宋李照號為知樂,其論枚乳則以謂用節餘聲。蓋聲無以節,則鍠鍠成韻而隆殺雜亂,其理然也。”李照的分析是對的,作為鐘體上的部件,枚乳是加速鍾音衰減的一種振動負載,具有消耗振動能量的作用,因而可以節制餘音,改善鐘聲。

鐘磬質地

從質地上説,古代編鐘均以青銅鑄成。《考工記》對這種青銅成分作了嚴格規定,其著名的“金有六齊”條説:
“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
這裏“金”,指銅。銅與錫熔合,構成青銅合金。至於銅與錫的比例,歷來存在不同理解,一種認為“六分其金而錫居一”,為六份銅、一份錫,由此含錫量為14.3%;另一種意見則認為是錫佔整個青銅重量的六分之一,即含錫量為16.7%。從對先秦樂鐘的化學分析來看,以前説為是。含錫量的高低對編鐘音響效果有直接影響,今人對之做過多方面實驗分析。例如,用砂型澆鑄不同錫含量的試樣,測試其彈性模量,得知錫在12—16%變動時,基頻較低,彈性模量與頻率變化趨勢較為一致;聲頻譜分析又表明,當錫高於13%時,出現基音和第三、五分音共振峯,其餘分音減弱,音色較好。又從錫青銅成分與機械性能的關係曲線看,含錫量12—16%時,強度較好。若含錫量過高,將急劇變脆,不耐敲擊。從這些分析來看,選取錫含量略高於14%是合適的。《考工記》的記載和實物分析都説明先秦鑄師對編鐘合金成分與鑄造性能、聲學特性、鐘體強度的關係已有較深入的認識,這是保證編鐘能夠獲得良好聲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條件。

鐘磬形狀

古人在鑄造和使用編鐘的實踐中,對其幾何形狀非常重視。《考工記》“鳧氏”一節,詳細規定了甬鍾各部分名稱及相應尺度比值,這表明古人在設計和製造編鐘時,已經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技術規範出土文物表明,這一規範基本上是得到遵守了的。

鐘磬結構

編鐘鐘體具有獨特的結構。其側鼓部的鐘腔下端設置有對稱分佈、上窄下寬的音脊四處,其作用類似現代鋼鼓的音槽,這是《考工記》所沒有記載的。通過這一特殊處理,將鐘體分成四個音區,有六個敲擊點(通常只用其中兩個),可以產生明確分開的兩個成三度音程的樂音。即在敲擊鼓部正中時,節線位於音脊或近脊處,得到第一基頻;而在敲擊側鼓部時,節線位於鼓部正中,得到第二基頻。這一編鐘雙音的發聲原理已為激光全息干涉攝影術所證實。

鐘磬調音

編鐘鑄好以後,還需要經過細緻的調音,才能得到預期的音高和音響效果。對此,古人是通過在鍾腔特定部位用粗細礪石逐次銼磨而實現的。古人在實踐中逐漸積累了有關鐘體結構與發聲效果之間關係的一些認識。例如,《考工記》“鳧氏”一節説:“薄厚之所震動,清濁之所由處。”這是説的鐘體厚薄與音調高低之關係。又説:“鍾已厚則石,已薄則播。”這兩句談論鐘的音色受厚薄因素的影響,鐘太厚則聲音悶,缺乏明快感;太薄則聲音單調,不夠渾實。該節還提到:“鍾大而短,則其聲疾而短聞;鍾小而長,則其聲舒而遠聞。”這是對鐘體與響度和傳播距離相互關係的經驗性認識。正是由於有這些經驗理論的指導,加上工匠們在實踐中的積累提高,使得古人能夠逐漸摸索出鐘體上影響音頻變化的一些敏感區域,從而實現對編鐘的精細調試,取得理想的音響效果。
參考資料
  • 1.    鐘磬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