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鐘擺效應

(政治學概念)

鎖定
“鐘擺效應”(Pendulum Effect)原是心理學上的一個名詞,主要是描述人類情緒的高底擺盪現象,政治選舉鐘擺效應不是想當然的規則,當中還有其他客觀因素,未有言明。 例如新加坡、俄羅斯、菲律賓等。鐘擺效應只用於賽果解釋,而難準確用於賽前預測。
中文名
鐘擺效應
用    途
只用於賽果解釋,難準確用於賽前預測
性    質
政治學概念
“鐘擺效應”(Pendulum Effect)原是心理學上的一個名詞,主要是描述人類情緒的高底擺盪現象,政治選舉鐘擺效應不是想當然的規則,當中還有其他客觀因素,未有言明。 例如新加坡、俄羅斯、菲律賓等。
鐘擺效應可能的連鎖反應,在多黨政治的生態下,焦點只落在兩大政黨之上。 選民分為遊離票和鐵票,後者不過半數,而遊離票選民不想一黨獨大,永遠不滿所有執政黨的政績,期望在野黨可能有新作為。而鐵票選民又太樂觀,以為下次也想當會長勝,積極性放鬆了。在一黨勝出後,在野黨領導人知錯,例牌辭職,新人上台,承諾自我完善。 在下一回選舉中,遊離票相信在野黨的承諾,投票率特別高,投向在野黨,形成鐘擺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