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鐘山村

(雲南省普洱景谷縣永平鎮鐘山村民委員會)

鎖定
鐘山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34.00公里,國土面積15.36平方公里,海拔1610.00米,年平均氣温15.00℃,年降水量1872.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甘蔗等農作物。有耕地2257.00畝,其中人均耕地1.44畝;有林地20472.50畝。全村轄12個村民小組,有農户404户,有鄉村人口1644人,其中農業人口1527人,勞動力94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00人。2014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87.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02.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甘蔗、茶葉、松脂為主。 [1] 
中文名
鐘山村
國土面積
15.36平方公里
海    拔
1610.00米
年平均氣温
15.00℃

鐘山村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4年底,全村有404户通自來水,有404户飲用井水,有404户通電,有404户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404户,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406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406户。該進村道路為土路;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2.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4.00公里。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85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該村到2014年底,有21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83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2] 

鐘山村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257.00畝(其中:水田1135.00畝,旱地1122.00畝),人均耕地1.44畝,主要種植糧食、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20472.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2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0畝,主要種植茶葉、水果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0.00畝。

鐘山村農村經濟

該村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87.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12.00萬元,佔總收入的50.8%;畜牧業收入265.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93頭,肉牛130頭,肉羊154頭),佔總收入的22.6%;林業收入180.00萬元,佔總收入的23.6%;第二、三產業收入0.00萬元,佔總收入的0%;工資性收入2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02.00元,農民收入以甘蔗、茶葉、松脂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6.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14人,在省內務工144人,到省外務工0人。 [3] 

鐘山村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茶葉、松脂,主要銷售往本縣。2014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98.00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0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甘蔗、茶葉、松脂產業。 該村到2014年底,有21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83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鐘山村人口衞生

該村現有農户404户,共鄉村人口1644人,其中男性900人,女性744人。其中農業人口1527人,勞動力948人。  到2014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950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9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衞生院,距離村委會衞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衞生院34.0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户0户。 [4] 

鐘山村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40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26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00元(人均0.00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3.00萬元,有固定資產7.6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鐘山村人文地理

鐘山村委會坐落於羣山懷抱的山谷中,距離永平鎮34公里,轄12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海拔1610米,年平均氣温15攝氏度,年降雨量1872毫米。全村擁有耕地面積2257.00畝,林地面積20472.50畝,經濟林果墨跡20畝。鐘山村委會是漢族、彝族、傣族雜居的山區村落,農業總户數404户,總人口1527人。歷來各民族友好往來,共同發展,村民們主要依靠糧食、茶葉、甘蔗、松脂、烤煙以及畜牧業等產業的發展來忙組基本生產生活的需要。村民辛勤地耕耘着自家的田地,每逢街天,村民們就帶上自產的農產品、畜產品搭上農用車、拖拉機或摩托車,到集市做點小買賣,購回生活必需品。該村節慶主要有春節、彝族火把節。節日期間,村民殺豬宰羊,跳歌(跳笙、對歌),男女老少樂開懷。 [5] 

鐘山村新農村建設

鐘山村委會屬雲南省二00六年、二00七年重點扶持村,目前已完成項目建設二個自然村,即海孜和半坡村民小組。項目建設總投資68.03萬元,其中省級財政扶持資金30萬元,羣眾自籌35.88萬元,其它2.15萬元。
項目建設以新農村建設總體目標和要求進行,結合本村實際,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村經濟結構,在鞏固糧食、畜牧業生產的基礎上,着力提升松脂、甘蔗生產,以多種產業相結合來發展生產,增加經濟收入。實現經濟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16%。
項目建設內容:
1、基礎設施建設:新建五小水利工程2件,修小水壩2座,完成人畜飲水工程1件,安裝飲水管道3000米,新建水池1個,容量為40方。硬化村內道路2條,共1600米,串户路1200米。建“沼氣池、豬圈、廁所”三結合433户,建節能灶3户。
2、扶持產業發展新植茶園面積320畝,甘蔗100畝;扶持養殖户7户,其中養豬4户,共40頭,養牛3户,共15頭。
3、結合產業發展,開展農牧科技培訓9期690人次,提高村民科技興農意識。
4、建公廁1個,30平方米。
5、建簡介碑2塊,規格1.2米*0.2米*2米。
通過項目建設,村民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大為改觀,生產進一步發展,村民生產發展意識、求實創新意識增強、團結協作精神在生產建設中得到充分體現。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