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鏡質組

鎖定
鏡質組是煤中最常見的顯微組分,其含量約佔50%~80%以上。鏡質組是由植物的根、莖、葉在覆水的還原條件下,經凝膠化作用而形成。低、中煤階時,鏡質組在透射光下呈橙紅色、褐紅色,反射光下呈灰色、淺灰色,有時具有弱的熒光性。鏡質組分性脆。裂隙和微孔隙發育,微孔孔徑一般在50nm到2μm之間。鏡質組的密度在1.27~1.80g/cm3之間,中煤階時有最低值,高煤階時密度大。鏡質組與殼質組惰質組相比,氧含量較高,氫含量中等,揮發分中等,碳含量較低,加熱時能熔融粘結,具有最好的粘結性,是結焦的主要成分。加氫氣液化時,鏡質組的轉化率高,煤化過程中,鏡質組可生成少量的油和較多的甲烷氣。 [1] 
中文名
鏡質組
外文名
vitrinite
學    科
煤地質學
反射力
較弱
分    類
結構鏡質體、非結構鏡質體等
含    量
佔煤中顯微組分含量的50%-80%

鏡質組結構鏡質體

保存有植物的細胞結構,在煤中往往呈透鏡狀產出。細胞壁稱為結構鏡質體,細胞腔往往被膠質鏡質體、樹脂體、微粒體或黏土礦物等充填,胞腔的充填物不屬於結構鏡質體。根據植物細胞結構保存的完好程度,可分為兩種亞組分,即結構鏡質體-1和結構鏡質體-2。結構鏡質體-1的細胞結構保存完好,細胞排列整齊,胞壁不膨脹或略有膨脹,胞腔呈圓形、橢圓形、方形、紡錘形等,胞腔中常有充填物,但有時是空的。結構鏡質體-2的細胞腔通常被壓扁呈短線狀,或者胞壁膨脹,胞腔變小,大小不一,排列不規則。
結構鏡質體的細胞結構保存完好,並能顯示出不同植物的解剖結構時,可細分出顯微組分種類。常見的有鱗木結構鏡質體,封印木結構鏡質體,科達木結構鏡質體,木質結構鏡質體,真菌結構鏡質體。鱗木和封印木結構鏡質體多數是石松綱植物的周皮形成,蕨類植物的結構鏡質體主要由莖和根的木質部形成,而裸子植物的結構鏡質體則多為木質部和樹葉形成,真菌結構鏡質體是由真菌菌絲組成的密絲組織所形成。
結構鏡質體反映一種快速沉積,凝膠化作用時間短的沉積特點。 [1] 
結構鏡質體2 結構鏡質體2
結構鏡質體1(橫切面) 結構鏡質體1(橫切面)

鏡質組無結構鏡質體

光學顯微鏡下看不到植物細胞結構的鏡質組顯微組分。據形態、產狀和成因的不同,可分為四個亞組分。 [1] 

鏡質組均質鏡質體

植物組織經過凝膠化作用變成均一狀的凝膠,看不到植物的細胞結構。在煤中以透鏡狀或條帶狀產出,輪廓清楚,成分均一純淨,不含其他成分。如其周圍有角質層鑲邊則多為葉片變化而來,可稱為葉鏡質體。
均質鏡質體 均質鏡質體

鏡質組團塊鏡質體

團塊鏡質體 團塊鏡質體
呈圓形、橢圓形,單獨出現或呈集合狀。它是由植物細胞壁分泌出的鞣質或腐植凝膠形成。小者與胞腔大小相近,20~100μm,大者150~200μm,內部均一,其反射率一般略高於均質鏡質體。

鏡質組基質鏡質體

基質鏡質體及孢子體 基質鏡質體及孢子體
植物組織經過強烈的凝膠化作用,變成極細的分散腐植凝膠或膠體溶液,以後再凝聚而成。因而基質鏡質體可膠結其他組分或礦物雜質,它本身無固定形態。基質鏡質體是煤中含量最多的顯微組分。基質鏡質體的反射率低於結構鏡質體和均質鏡質體(約低0.02%~0.12%),有時具有弱的熒光性,灰分較高。

鏡質組膠質鏡質體

腐植凝膠或溶液充填至植物胞腔或其他空腔中,經凝聚變化而成,成分均一純淨。在結構鏡質體、孢子體和菌核體的胞腔中可見到,但數量不多。

鏡質組鏡屑體

鏡屑體 鏡屑體
碎屑鏡質體,粒度小於10μm。多數來源於在泥炭化階段就已經被分解了的植物或腐植泥炭的碎屑,很少是由鏡質組受壓而成的碎片。當它被基質鏡質體膠結時,不易區分出來,而與惰質組分或殼質組分一起時,則易於辨認。鏡屑體在煤中較少見。 [1] 

鏡質組鏡質組反射率

我國的煤從褐煤無煙煤,鏡質組的油浸最大反射率值Ro,max從0.1%增至8.0%以上。從褐煤至氣煤反射率增長較小;從肥煤瘦煤,反射率增長明顯加快;從貧煤至無煙煤,反射率迅速增長,呈直線上升。
在鏡質組中,各顯微組分的反射率值也有差別。基質鏡質體的反射率低於均質鏡質體,而結構鏡質體的反射率則高於均質鏡質體。強還原煤鏡質體的反射率低於弱還原煤鏡質體的反射率。 [1] 
參考資料
  • 1.    陳家良、邵震傑、秦勇.能源地質學.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