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鏡泊湖水產養殖場

鎖定
鏡泊湖水產養殖場 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寧安縣境內,在老爺嶺與張廣才嶺之間的鏡泊湖上。1948年10月,建立鏡泊湖漁業公司,隸屬松江省政府農業廳領導。1955年2月,改為鏡泊湖水產養殖場,隸屬黑龍江省商業廳領導。1968年6月,下放給寧安縣領導。1979年10月,收歸黑龍江省水產局管轄。
中文名
鏡泊湖水產養殖場
1979年10月
收歸黑龍江省水產局管轄
1968年6月
下放給寧安縣領導
1948年10月
建立鏡泊湖漁業公司
隸屬松江省政府農業廳領導。1955年2月,改為鏡泊湖水產養殖場,隸屬黑龍江省商業廳領導。
鏡泊湖為中國最大的高山堰塞湖,全湖面積約95平方公里。鏡泊湖水產養殖場經營鏡泊湖、東大泡等水域,面積16.77萬畝。建場初期以捕撈為主,1955年開始養魚。養殖的魚類有草、鰱、鯉、鯽魚等,捕撈魚類有鰱、鯉、鯽、紅尾、白魚以及各類雜魚等。60年代年產各種魚類500噸左右。其中紅尾魚為名貴魚種,屬上乘佳品。紅尾魚,頭尖體窄,身長多在2
0釐米左右,脊背略黑,尾呈紅色,餘皆白,肉潔白細嫩,清香適口。據説,唐代,渤海郡王把紅尾魚作為貢品經由驛站送往長安,唐太宗和愛妃楊玉環品嚐後交口道好,遂賞賜綢緞千匹對渤海郡王予以褒獎;清代康熙皇帝曾命御膳房將紅尾魚列入宮廷菜譜,每宴必備。鏡泊湖水產養殖場有人口1300餘人,其中職工522人。場內有各種機械船、遊覽船、膠輪拖拉機、推土機等機械設備。從60年代開始,在養魚的基礎上,陸續開展了養蜂、養貂、養鹿等多種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