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鏈狀效應

鎖定
有一句俗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鏈狀效應”,它是指人在成長中的相互影響以及環境對人的影響。
中文名
鏈狀效應
主要對象
對青少年影響更大
特    點
在教育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類    型
心理學術語

鏈狀效應效應應用

古語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象地説明了客觀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對青少年影響更大,更深刻。因此,人們歷來重視對所處環境的選擇,主張“居必擇鄉,遊必就士”。大家所熟悉的“孟母擇鄰”的故事,就是一例,孟母為了給孟軻選擇一個適於成長的居住環境,竟三次搬家,由“近墓”之所遷至“市旁”又繼而到“學宮之旁”可見她多麼重視環境的選擇。《顏氏家訓》中説“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燻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於學,潛移默化,自然似之。”就説明了小時候在一定的環境生活,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定的品德習慣。我國古代即有“親君子,遠小人”、“交益友、摯友、諍友,莫交損友、佞友、酒肉朋友”之説。魯迅先生也説過:“讀書人家的子弟熟悉筆墨,木匠的孩子會玩弄斧鑿,兵家兒早識刀槍……”這些名言,不無道理。假如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即使你的行為不怎麼好,但這些都只是暫時的,因為在你的朋友潛移默化下,不久的將來,你一定也會變得高尚的;假如和許多行為、舉止十分卑鄙的人在一塊,不用説,不過多久,你做事和説話就會和那一幫人相似。這説明環境,它往往能改變人。
人們不僅注意環境選擇,更注意一定環境中人的交往。《淶水聞記》中記載着宋朝張奎母的事蹟。兒子每次請朋友到家做客,她都在窗外悄悄聽着,朋友和兒子談論學問,她設宴招待;如是嘻嘻哈哈,不談正事,就不管飯吃。這個故事説明説明張奎母重視兒子結交人。古人結交朋友中還注意“結交勝己者”,就是結交才德超過自己的人,以便在交往中受到良好的影響,取長補短。但是也有人並不重視結交朋友上的問題,往往近“墨”變“黑”,這方面的事例也是屢見不鮮。我們也會從一些媒體報道上獲知,一家人均被法律部門判刑的慘劇,這是什麼原因呢?大多是一個人結交上壞人,不但影響了自己,也影響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一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危害之大,不可不察。

鏈狀效應教育表現

這種效應在教育中表現得尤為明顯。我經常發現,一個孩子的家庭中,如果父親是一個不三不四的人,往往孩子也會成為他的繼承者,品行不端,舉止粗野,學習落後。就學生的鏈狀效應看不是單方面的,既表現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個性、情緒、興趣、能力等方面發生綜合影響。一個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同學之間的相互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超過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在《西南聯大啓示錄》中,楊振寧先生談起他在西南聯大讀書的情景時感慨地説,當時,在十分艱苦的環境和條件下,同學們依然非常認真地學習,相互熱烈地討論,從同學身上學到的東西,比從老師身上學到的還多。他認為,同學之間的學習討論比上課時師生之間的教學更加深入、細緻,不受時間與地域的影響。討論某個問題,可以從白天討論到晚上,從教室討論到宿舍,甚至睡覺時還爭論不休,拿出著名科學家的著作來印證,逐段逐句地推敲研究,實在是受益匪淺。而同老師的討論時間不會那麼長,也不會那麼細。因此作為班主任,應有意識地優化學生周圍的環境,教育學生學會交友。告訴學生,很多人學好或者學壞都和自己交往的人有關。這種無形的相互影響在我們不知不覺中改變這我們。因為我們每一個念頭都被周遭的環境所左右。在歡愉的環境裏,身邊人以柔和的言辭交流的環境裏,我們的心情也會柔和,自己的行為也會變得温文典雅。但是,換個環境如果我們整天在吵吵鬧鬧惡言相對的情況下生活,我們可能也不覺得這些事對人家有負面影響,自己也跟着做。
人對環境的改造是微弱的,而環境對人的影響則是深刻的、巨大的。初中期的孩子正處於人生一個十分重要的過渡期,一方面,他們看問題、想問題和處理問題開始逐漸向理性靠攏;另一方面,這種理性還比較脆弱,也不穩定。因此,在這一時期,隨着孩子的社會生活面擴大,一些不良的觀念和行為,也開始滲入到了孩子的生活之中。“拜把子”、“講哥們義氣”、“夠朋友”、“夠意思”,比吃論穿,相互包庇,成了一些學生對某種行為的特殊讚詞。一旦出現這些情況,就混淆了是非,並會把這些惡俗當成錯誤的思想行為的庇護所。比如,學生打羣架,若哪個同學不參加,不大打出手,那是要讓其他玩得好的同學看不起的,甚至還有可能被這個小集體“開除”。我與一些平時很守紀律,但也偶爾逃過學的孩子作過交流,問其緣由時,他們告訴我:“我也知道打架或逃學不對,老師生氣,父母着急。但同學玩得好,硬要你一道去,不去好像不講義氣,不夠哥們。也許,這也像你們大人們常講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行要好伴,住要好鄰”,這話對於初中期孩子的成長來講,還真是一語中的。
一個學校、一個班級的孩子來自社會的不同層面,不同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也不盡相同。比如,在孩子“順手牽羊”拿人家東西的問題上,就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立場和態度。一些父母認為,孩子的這種行為不對,必須矯正。但也有一些父母則誇孩子聰明、有出息,將來長大了不會吃虧。又比如,孩子在外面打架闖了禍,一些父母會教育自己的孩子,主動向對方賠禮道歉,多找找自身的問題並進行引導。這樣,孩子就知道在外面打架是不對的,再遇到此類事情的時候,就會主動地規避。但也有一些父母則不同,孩子在外面打了架,如果孩子打贏了就表揚,説這孩子將來長大了不會遭人欺負,父母放心,甚至還表揚孩子有陽剛之氣,將來是幹大事的;若孩子打輸了,則要幫孩子討回“公道”,甚至要打回來。在現實社會生活中,這樣的事情我們見得實在不少。因此,有一些家庭的父母和孩子似乎成了公安派出所的“親戚”,三天兩頭就往裏跑,要麼是給孩子送衣物,要麼是賠錢賠理,忙活得不得了。假如我們的孩子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之中,能夠健康成長嗎?
初中生可塑性很強,但同時“物以類聚,人以羣分”的交友方式也初露端倪。老師要注意對學生交友的情況進行觀察和分析,進而採取適當的教育方法,利用學生的鏈狀效應,創設條件,讓各有所長的學生在一起可以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共同前進;儘量不讓有負面作用的孩子在一起以免削減前進動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愛好文藝的學生、有體育特長的學生之間往來比較多一些;而喜歡打架、在班上比較調皮的學生,也相互往來多一些。在這一時期,自己的孩子和哪幾個同學玩得比較“鐵”,老師和家長只要稍留心觀察就能弄明白。比如上學和放學,要好的同學出校門總是齊頭的;買零食也喜歡擠在一塊兒買;玩電遊也總是結伴而行,等等。如果學生玩得好的同學,大多學習勤奮,這是天大的好事,應該要鼓勵他們友好相處,相互學習,相互促進;若幾個玩得好的同學,雖學習成績一般,但為人處世不出格,這也沒有什麼問題;若玩得好的同學,不良習慣很多,如逃課、喜歡展示武力、抽煙酗酒、在用錢上揮霍無度等等,做班主任的則應與孩子坐下來交流,讓他們保持距離,儘量相互隔離,以免“交叉感染”。教育的過程中,老師應堅守一條基本的原則,即絕對不要講其他同學的壞話和不是,以免引起學生的強烈牴觸心理,而將事情談崩。首先應肯定學生的主流方面,然後向學生講清楚真正的友誼是什麼樣子;最後,與孩子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當然,教育的形式多樣,僅僅停留於口頭上的訓斥是無濟於事的,還應該多開展些活動,讓學生在道德實踐中明辨是非,確認交友的原則和底線。
在我們的身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當然,我們也要客觀地看到,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是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不排除環境對學生有一定的影響,但歸根結底,原因還是在於本身。如果自控能力很強的人,也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而潔身自好的。特別是對於班集體中的一些比較差的學生,如果老師坐視不管,其他學生也避之猶恐不及,那麼,這樣的學生在集體中永遠處於邊緣狀態,備受冷落,心靈受到打擊,無法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會造成心理傷害,也許就會破罐子破摔,反而會離集體越去越遠。對於一些比較優秀的學生,如果也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勿友不如己者”,那麼,他們自認為自己是班級的上流社會,形成一個封閉的小團體,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缺乏責任感,也容易滋生自私、狹隘的思想。這也是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