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鎮羌堡

鎖定
鎮羌堡是位於陝西省府谷縣的新民堡村。據《榆林府志》載:鎮羌堡於“明初置,在東村,成化二年(1466年)尚書王復奏,從東村堡移至高寒嶺。
中文名
鎮羌堡
位    置
陝西省府谷縣新民堡村
文獻記載
榆林府志

鎮羌堡歷史背景

位於府谷縣新民鎮的鎮羌堡,始建於明成化二年(1466年),屬明長城線上的36堡之一,與據牆堡、據門堡、助馬堡共稱為塞外四堡,轄長城45裏,墩台29座。它是明榆林鎮的重要關堡。現牆體外的青磚雖撤,但夯土牆尚存,具有重要的歷史科考價值。
鎮羌堡內原有縱橫通貫東西南北的十字主街兩條,小巷若干條,樓鋪10座,今大都被毀,僅存鼓樓、古佛樓、城隍廟、三官廟、觀音寺、古民居等少數古建築。
2014年,鎮羌堡被列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對象是城牆和堡內的鼓樓、城隍廟、觀音寺等4處文物保護點。 [1] 

鎮羌堡史料記載

據《榆林府志》載:鎮羌堡於“明初置,在東村,成化二年(1466)尚書王復奏,從東村堡移至高漢嶺。城在山原,週二裏,系極衝地,樓鋪十座。萬曆三十五年(1607)砌以磚。”
鎮羌明清時設過都司署,舊志載:“署內設大堂、二堂、科房、庫房、書房、旗台、火藥庫。”鎮羌堡沒有西門,相傳,當年在修西門的時候發現一條莽蛇,就取消了西門,所以,鎮羌堡只有現在的東門、南門和北門。城在山原,週二裏,系極衝地,樓鋪十座。萬曆三十五年 (1607年)砌以磚。”

鎮羌堡宗教名勝聖地

鎮羌堡內外儒、佛、道教廟宇建築多達28處,有孔子廟、鼓樓、三官廟、真武閣、孤魂廟、觀音寺、藏經樓、大雄寶殿、城隍廟、閻羅殿、火神廟、馬王廟、三教殿、龍王廟、文昌閣、五道廟、睡佛殿、白衣庵、小關帝廟、大關帝廟、財神廟、山神廟、移佛寺、魁星樓、玉帝廟、娘娘廟、祖師廟、老君殿、老龍廟、大鐘樓等建築,此外還有戲台七座。南大街戲台樓閣高大,橫置一匾刻“遏雲樓”。上述廟宇大多數損於“文革”十年,失去了古建築原貌和歷史價值,但其歷史上的廟宇羣卻曾在秦晉蒙毗鄰地區頗有名氣,往日雲煙融合在古堡500年蒼涼血淚史裏。
當雨珍妙華,虛空諸天神。現居住在鎮羌古堡裏的是釋衍清大師,大師現代佛學院畢業,對佛界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為弘揚佛法,三年前來到鎮羌古堡,在他主持下,四處籌善款1000多萬元,恢復了觀音寺、三官廟、城隍廟、祖師廟等廟宇建築,2014年6月鎮羌古堡成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釋衍清大師管理着這四座廟宇的日常事務及佛事活動,在大師的主持下,現在古堡的大雄寶殿正在恢復中,準備修復三教殿以及山門牌樓,塞上清音,高原佛聲會在不久唱響。

鎮羌堡鎮羌護城墩

砌磚城牆殘留(幻伊覓古) 砌磚城牆殘留(幻伊覓古)
明清時期,鎮羌轄區內有長城邊墩35座,長城邊口10處,腹裏烽墩16座,塘汛3處,可見當年烽火連天。69歲的白成華老人介紹説,府谷長城境內有墩台155個,最為典範的是鎮羌的護墩台,人們常常登高釋懷,可以一覽百餘里景物,民國時村人曾入墩台避土匪之患,最多可以藏匿500多人,為託命之所。護城墩原來是一座空心樓,墩上建有閣樓,左面原來是尼姑庵,右面原有戲台,再往前是睡佛殿,但現在睡佛被請到藏經樓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