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鎮山

鎖定
鎮山,一地區內的主山。古稱越州(紹興)的會稽山﹑臨朐的沂山幽州醫巫閭山冀州霍山為四鎮,故稱這些山為“鎮山”。又因《周禮·春官·大司樂》將四鎮與五嶽並舉,故亦稱五嶽為鎮山。有祭祀四鎮之制,表示安定四方。
中文名
鎮山
地理位置
山東,安徽,遼寧,浙江,陝西
五大鎮山
鎮山 鎮山
隋代封天下“四大鎮山”,唐代又將漢武帝所封南嶽天柱山改為南嶽衡山。天柱山則被列為五大鎮山之一的“中鎮”,形成了五嶽以外的五大鎮山。即東鎮沂山(山東)、西鎮吳山(陝西)、中鎮天柱山(安徽)、南鎮會稽山(浙江)、北鎮醫巫閭山(遼寧)。均為歷代帝王加封祭祀的名山,名隨五嶽,各有千秋
  • 陝西吳山
西鎮吳山 西鎮吳山
吳山在寶雞,處在秦嶺和隴山的合圍之中,位居羣山之首,是中國五鎮山中的西鎮名山。又名“吳嶽”,亦名“嶽山”,山勢巍峨,五峯挺秀,130多通石碑,記載着幾千年來歷代帝王將相祭祀禮拜的歷史。
它與一位非同一般的歷史人物--吳太伯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傳説遠在禹夏之際,周太王古公亶父繼承后稷、公劉的事業,由一個遊牧民族發展為農業先進部落,率領部族從彬地即今天的旬邑、長武、彬縣一帶,循着漆水和沮水,翻越梁山,遷居到渭河北岸岐山之南的平原地帶,安邦定國。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太伯為長子,仲雍為次子,季歷為三子。季歷的兒子姬昌聰明靈利,相貌奇偉,很有王者風範。古公亶父從周人的長遠發展着想,擬把王位傳給三子季歷,這是因為季歷的妻子太妊是姜姓部落頭人的女兒。聯姻可以達到政治聯合。政治聯合對於具有雄心但又弱小的周人來説何其重要。深謀遠慮的古公雖是如此打算,但又怕引起糾紛。按當時的授權規定,長子太伯順理成章當繼承王位。古公卻要打破這個規距,顯然是逆風而上,困難重重。這讓他左右為難。太伯看見父王愁眉不展,善於洞察秋毫的他,很快就知道了父王的心事,當即和二弟仲雍相商後,就以給父王進山採藥為由,奔到離岐山不遠(100多公里)的吳山避居,作出非常明智的決定。季歷在大哥ֻ二哥毅然出走的情況下,只好接受王位。後來,古公去世,太伯、仲雍奔喪,季歷定要將王位還給太伯。而作為具有合法身份繼承王位的吳太伯,這回把自己和三弟季歷相比較,當是自愧不如,便不心生嫉恨,也不怨天憂人,自己不行就是不行,何必打腫臉充胖子。當即力斷,迴避退讓,相偕二弟再回吳山。季歷不願委屈大哥,追到吳山執手恭讓王位。太伯無奈,只好與二弟帶着族人南遷,在江蘇無錫一帶建立了吳國。
  • 山東沂山
東鎮沂山 東鎮沂山
沂山位於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城南45公里,古稱“海岱”、“海嶽”,又有“東泰山”、“小泰山”之名,素享“泰山為五嶽之尊,沂山為五鎮之首”的盛名,為五鎮山中的東鎮名山。沂山人文景觀亦非常豐富,是一幅記載滄海桑田的歷史畫卷。黃帝登臨沂山,青史有據可考;虞舜肇州封山,賜山名“東鎮”;周穆公沂山封禪,留下地名“穆陵關”;漢武帝祭封,留得“玉帶溪”;隋文帝詔立神祠,“開皇”一統;唐太宗封東安公,保土安疆;郭威兵陳山寨,終成後周之主;宋太祖欽建“東鎮廟”,丹書流芳。
其主峯玉皇頂海拔1032米,周圍有29座山峯,風景幽美。自漢武帝在此立祠祭祀以來,歷代帝王在此建廟樹碑,進行祭祀的不少。現存遺蹟有東鎮廟、法雲寺、碧霞宮等,歷代碑碣尚存98方。百丈崖瀑布匯諸泉之水傾瀉而下,十分壯觀。玉皇頂上有巨大的“探海石”是觀東海日出最佳處。“沂山晚翠”風景極佳,現有環山公路可達山頂。
  • 遼寧醫巫閭山
醫巫閭山 醫巫閭山
醫巫閭山位於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古稱於微山、無慮山、扶犁山、醫無慮山、六山等,今簡稱閭山,為五鎮山之北鎮,與千山長白山並稱為東北三大名山。
很久以前,境內一片大海。鎮海龍王“醫巫閭”貪酒好色,常發大水沖毀村莊,還趁機把年青貌美的姑娘搶進龍宮,尋歡取樂。海邊村子裏,有個叫廣寧的小夥子一心想為民除害。一天,在海上打魚,忽見惡龍從海里躥出來,他急中生智,把手中的魚網一甩,勾住惡龍的牙齒。惡龍張開龍爪,抓住廣寧,吩咐蝦兵蟹將把他毒打一頓,扔到龍宮的水牢裏。惡龍的原配王后是東海龍王的女兒,名叫玉靜公主,因勸説醫巫閭少做壞事,被打入冷宮。她路過水牢,見小夥子滿身傷痕,昏迷不醒,令宮女抬到自己房內,敷上靈丹妙藥。廣寧甦醒後,公主知道了他的想法,告訴他説:斬龍要有斬龍劍和覆海土。這兩種寶貝藏在東海的珍寶樓裏,取回寶貝,才能除惡龍。二人趁惡龍醉酒之機逃出龍宮,直奔東海。到了東海,公主把寶貝交給廣寧,囑咐説:“覆海土不得多用,撒多了,觸犯玉皇大帝,會把你變為石頭”。廣寧辭別公主,藏在海邊石洞裏,惡龍喝完酒,又上岸吃人了。廣寧衝出石洞,揮劍向惡龍砍去,只聽惡龍吼叫一聲,一隻前爪被砍下來,忍痛逃向龍宮。廣寧撒起覆海土,海里立即出現一片土地。廣寧高興了,有了土地,百姓們就能吃飽飯了。他忘記了公主的叮囑,不停地撒起來,惡龍藏不住了,躥出水面,廣寧揮劍上前,砍下惡龍的尾巴。惡龍再也爬不動了,廣寧又猛砍幾劍,惡龍斷了最後一口氣。汪洋大海變成了平坦的土地,死去的惡龍變成一座蜿蜒的大山,廣寧也變成山上的一座高峯。人們在平展展的土地上建起城鎮、村莊。為紀念斬龍英雄,把建起的城叫廣寧城,城西的山叫醫巫閭山,山上的最高峯叫望海峯。人們傳説,這是廣寧在遙望東海,感謝玉靜公主對他的幫助。
  • 浙江會稽山
會稽山 會稽山
會稽山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原名茅山,亦稱畝山,是中國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鎮山之一。是中國山水詩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歷代文人雅士留下了眾多詩文佳作。
會稽山文化積澱深厚。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一生行跡中的四件大事:封禪、娶親、計功、歸葬都發生在會稽山。春秋戰國時期,會稽山一直是越國軍事上的腹地堡壘。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不久就不遠千里,上會稽,祭大禹,對這座出一帝一霸從而兼有“天子之氣”和“上霸之氣”的會稽山表示敬意。漢以後這裏成為佛道勝地,傳説葛洪之祖葛玄在此煉丹成仙,山中的陽明洞大為道家第十一洞天,香爐峯為佛教勝地,至今香火旺盛。唐代這裏成為浙東唐詩之路的門户,明代大儒王陽明(守仁)在此築室隱居,研修心學,創“陽明學派”。會稽山內的山山水水都飽含着深厚的歷史文化內容。
  • 山西霍山
霍山 霍山
霍山位於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洪洞縣和古縣三市縣交界位置,處於整個太嶽山脈的南端。
《周禮·職方》:“冀州,其山鎮曰霍山。”。《水經注》:“太嶽山,《禹貢》所謂之岳陽也,即霍太山。” 為汾河、沁河、濁漳河之分水嶺,今晉中、臨汾、晉東南三地區大體以此山為界。今沿名太嶽山。
中鎮霍山最早被稱作“霍泰山”,所謂“太嶽”實際即是霍泰山的流變與人文轉化。今天的古縣在清以前被叫作岳陽縣,那是因為該縣地處霍山之陽或是太嶽之陽的緣故。我國古代經典文獻中記述有關霍泰山內容最早者所知應是《禹貢》。《禹貢》中講“既修太原,至於岳陽。”這裏所謂“岳陽”地望,無疑即是指今天霍山以南臨汾盆地一帶地方。史學界很多人認為《禹貢》成書於西周時代,但是有人則認為霍泰山作冀州之鎮山可能會更早於西周,應在夏商時就已有霍泰山存在。所謂禹分九州,冀州是為首州。霍泰山是冀州的鎮山,《周禮》一書中就是這樣説的,《山海經·中山經》中曾記述過霍山,《史記》中也記載了有關霍太山(此處泰、太通用)的故事。如《史記》中講到,商朝末年,周武王出兵付伐商紂王,在討伐中斬殺了一個叫“惡來”的人,這時惡來的父親蜚廉正為商紂王鎮守北方之地。蜚廉只好在霍太山立壇為商紂王祭祀祈禱,以報答商紂王。不想他在祭祀時,於霍太山得到一具石棺,棺上的銘文以上帝的口吻命令蜚廉不要再參與殷紂王之亂,並以此石棺賜予蜚謙。後來蜚廉死了於是也就葬在了霍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