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鎮南關之役

鎖定
鎮南關之役,一指中法戰爭的重要戰役。二指孫中山領導的壯族武裝起義之一。亦稱“丁未鎮南關之役”。
中文名
鎮南關之役
發生時間
1907年
發生地點
鎮南關
主要人物
孫中山
別    名
丁未鎮南關之役
所處時期
清末民初

鎮南關之役事件經過

光緒三十三年(歲次丁未,1907)夏曆十月底,孫中山、黃興派同盟會會員黃明堂(1866—1938,壯族)、李佑卿(?—1913,壯族)為中華國民軍鎮南關正、副都督,在鎮南關(今廣西憑祥市西南友誼關)起義,主攻鎮南關。黃明堂組建的原反清會黨“三點會”的壯族會眾多參加武裝起義。十月二十六日,黃明堂親率手槍小分隊奇襲石山頂炮台、經七晝夜激戰,相繼攻克左輔軍炮台、鎮北、鎮中和鎮南炮台,重創清軍。孫中山、黃興亦從河內到前線督戰,並親自表彰和犒賞起義志士。

鎮南關之役事件結果

後因彈盡援絕,於十一月初被迫突圍,敗退越南。 [1] 
參考資料
  • 1.    高文德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第25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