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鎮北村

(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沙堰鎮鎮北村)

鎖定
鎮北村位於沙堰鎮政府北,南新公路兩側,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2公里,面積3平方公里,轄北村、楊屯2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耕地3583畝,780户,3120人,其中回族860人。
中文名
鎮北村
別    名
北村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沙堰鎮
面    積
3 km²
下轄地區
北村、楊屯
電話區號
0377
郵政區碼
473000
人口數量
3120人

鎮北村簡介

該村共有13個黨小組,65名黨員,村幹部9名,組幹部28名,村支部、村委會辦公場所位於南新公路東側,村青年團、婦代會、民兵連、民調委員會等機構健全,各項制度完善、村級管理規範。 黨支部書記樊明信,男,58歲,高中文化程度。

鎮北村基礎設施

村內建設規劃合理、規範,村轄區內6橫6縱12條道路,其中,瀝青路3條,長2300米,可直通縣城、南陽、樊集等地,交通便利,主要道路均美化、亮化橫栽植有風景樹,架有路燈。村內通信、電力設施完善,有線電視、寬帶、網絡覆蓋全村,信息暢通。

鎮北村經濟發展

村級經濟模式主要以蔬菜生產、林果栽培、畜牧養殖、私營企業為主。全村蔬菜種植面積1312畝,日光温室55座,110畝,立柱大棚320畝,主要產品除滿足本地需求外,近消南陽、唐河、油田等地,遠至北京、武漢等大中型城市;果樹種植85畝,主要產品有獼猴桃、梨棗等;私營企業有木器加工廠、水泥製品廠、花生加工廠等,商業服務網點80多個,畜牧養殖以牛、豬、雞等為主,養牛户25户,存欄700餘頭,豬場6個,存欄1700餘頭,雞場3個,蛋雞2.5萬隻,全年工農業總產值6533萬元,其中工業產值4854萬元,農業產值1679萬元,畜牧業735萬元。

鎮北村建築物介紹

沙堰寨 :修於清咸豐年間,寨牆主要是夯土結構,寨內於光緒年間修有炮樓,高十餘米。寨有東、南、西、北五大間,位於北村有西門、北門、東北門。門上有匾,西門曰“鵲跡風古”,因西門外有三國古戰場鵲尾坡而得名,現保存完好。北門曰“回首薦賢”,因三國時徐遮離開劉備又策馬趕回為劉備推薦諸葛亮而得名。東、北門匾額遺失。沙堰寨的寨牆、寨溝尚有遺蹟可考。
山陝會館 :位於今沙堰鎮計生辦院內。由山西、陝西商人興建,是他們祭祖和召開商會的場所。內有峯火山(高十幾米)、關帝廟等,毀於“文革”。
二郎廟 :位於鎮政府北。內供有二郎神神像,十八羅漢像。皆生鐵鑄成,毀於大鍊鋼鐵時期。
十方院:位於沙堰北村北邊。有十個方形大院構成而得名,內供有如來佛、觀音等佛像,毀於“文革”。
瑞蓮池:位於鎮政府駐地東邊,因池中出奇異蓮花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