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鎧,漢語二級字 [3]  ,讀作鎧(kǎi),本義指用以護身的鎧甲戰衣。 [2] 
中文名
拼    音
kǎi
部    首
鄭    碼
PLYY
筆畫數
11
U
94E0
GBK
EEF8
筆順編號
31115252515
注    音
ㄎㄞˇ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鎧kǎi
⒈ 〔鎧甲〕古代的戰衣,可以保護身體。簡作“鎧”,如“鐵鎧”,“首鎧”。
鎧冑皆鑌鐵。――《閻典史傳 [2] 
基本詞義
◎ 鎧kǎi
〈名〉
(1) (形聲。從金,豈聲。本義:用以護身的鎧甲戰衣)同本義(用金屬薄片綴成) [armor]
鎧,甲也。——《説文》。段注:“古曰甲, 漢人曰鎧。”
古用皮,謂之甲,今用金,謂之鎧。——《周禮·考士記》疏
禁民不得挾弩鎧。——《漢書·王莽傳》
其鎧冑精良。——《新唐書·吐蕃傳》
鎧冑皆鑌鐵。——《閻典史傳》
(2) 又如:鎧馬(鎧甲和戰馬。披有鎧甲的戰馬。也稱“鐵馬”);鎧騎(穿鎧甲的騎兵);鎧冑(鎧甲和頭盔);鎧襖(鎧甲袍襖) [2] 

古籍釋義

唐韻》苦亥切《正韻》可亥切,𠀤音愷。《説文》甲也。《釋名》鎧,猶塏也。塏,堅重之言也。《書·説命·惟甲冑起戎注》甲鎧也。《管子·地數篇》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劒鎧。《廣韻》䤴甲,介鎧也。《周禮·夏官·司甲疏》古用皮,謂之甲。今用金,謂之鎧。《初學記》首鎧謂之兜鍪,亦曰胄。臂鎧謂之釬。頸鎧謂之錏鍜。《雲笈·軒轅紀》蚩尤始作鎧甲兜鍪,時人不識,以為銅頭鐵額。
又《梵書》袈娑為忍辱鎧。
又《廣韻》苦蓋切《集韻》《韻會》口漑切《正韻》丘蓋切,𠀤音慨。義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