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鎢鉻鈷合金

鎖定
鈷鉻鎢合金(CoCrW)是司太立(Stellite)合金中的一種,司太立合金是一種能耐各種類型磨損和腐蝕以及高温氧化的硬質合金。即通常所説的鈷基合金。最初司太立合金是鈷鉻二元合金,以後發展成鈷鉻鎢三元組成。鈷鉻鎢合金是以鈷作為主要成分,含有相當數量的和少量的鎳、鉬、等合金元素,偶而也還含有鐵的一類合金。根據合金中成分不同,它們可以製成焊絲,粉末用於硬麪堆焊,熱噴塗、噴焊等工藝,也可以製成鑄鍛件和粉末冶金件。
中文名
鎢鉻鈷合金
外文名
Stellite
性    質
一種鈷合金
特    點
非常好的抗磨損能力

鎢鉻鈷合金基本內容

鎢鉻鈷合金 (Stellite):更確切的名字是鎢鉻鈷6K合金。一種鈷合金,非常好的抗磨損能力,非磁性物質,也很昂貴,是比較有爭議性的材料。
鎢鉻合金 鎢鉻合金

鎢鉻鈷合金特性

碳化物強化相 鈷鉻鎢合金中最主要的碳化物是 MC﹑M23C6和M6C,在鑄造鈷鉻鎢合金中,M23C6是緩慢冷卻時在晶界和枝晶間析出的。在有些合金中,細小的M23C6能與基體γ形成共晶體。MC碳化物顆粒過大,不能對位錯直接產生顯着的影響,因而對合金的強化效果不明顯,而細小彌散的碳化物則有良好的強化作用。位於晶界上的碳化物(主要是M23C6)能阻止晶界滑移,從而改善持久強度,鈷鉻鎢高温合金HA-31(X-40)的顯微組織為彌散的強化相為 (CoCrW)6 C型碳化物。
在某些鈷鉻鎢合金中會出現的拓撲密排相如西格瑪相和Laves等是有害的,會使合金變脆。鈷鉻鎢合金較少使用金屬間化合物進行強化,因為Co3 (Ti﹐Al)﹑Co3Ta等在高温下不夠穩定,但使用金屬間化合物進行強化的非鈷鉻鎢合金也有所發展。
鈷鉻鎢合金中碳化物的熱穩定性較好。温度上升時,碳化物集聚長大速度比鎳基合金中的γ 相長大速度要慢,重新回溶於基體的温度也較高(最高可達1100℃),因此在温度上升時,鈷鉻鎢合金的強度下降一般比較緩慢。
鈷鉻鎢合金有很好的抗熱腐蝕性能,一般認為,鈷鉻鎢合金在這方面優於鎳基合金的原因,是鈷的硫化物熔點(如Co-Co4S3共晶,877℃)比鎳的硫化物熔點(如Ni-Ni3S2共晶645℃)高,並且硫在鈷中的擴散率比在鎳中低得多。而且由於大多數鈷鉻鎢合金含鉻量比鎳基合金高,所以在合金表面能形成抵抗鹼金屬硫酸鹽(如Na2SO4腐蝕的Cr2O3保護層。但鈷鉻鎢合金抗氧化能力通常比鎳基合金低得多。

鎢鉻鈷合金用途

鈷鉻鎢合金廣泛應用於機車柴油機、核電站閥門、船舶柴油機及各種航空器上。
早期的鈷鉻鎢合金用非真空冶煉和鑄造工藝生產。後來研製成的合金,如Mar-M509合金,因含有較多的活性元素鋯、硼等,用真空冶煉和真空鑄造生產。
一般鈷鉻鎢合金缺少共格的強化相,雖然中温強度低(只有鎳基合金的50-75%),但在高於980℃時具有較高的強度、良好的抗熱疲勞、抗熱腐蝕和耐磨蝕性能,且有較好的焊接性。適於製作航空噴氣發動機、工業燃氣輪機、艦船燃氣輪機的導向葉片和噴嘴導葉以及柴油機噴嘴等。

鎢鉻鈷合金成分

鈷鉻鎢合金的基本成分是:Co:50%~58%,Cr:28%~30%,W:4%~6%,Ni:2%~4%等各種合金組成,熔點為1470℃。
由合金成分可以看出,該合金的含鈷量和含鎢量都十分高,使得該材料具有優良的高温性能,同時具有較差的導熱性。正是這些特性,使鈷鉻鎢合金在磨削加工時火花呈暗紅色,火花數量極少,脱離工件表面的金屬極易堵塞砂輪,使磨削條件迅速變差,同時產生大量磨削熱不能迅速擴散,造成效率低下,工件表面燒傷。

鎢鉻鈷合金生產工藝

鎢鉻鈷合金熱處理

鈷鉻鎢合金中的碳化物顆粒的大小和分佈以及晶粒尺寸對鑄造工藝很敏感,為使鑄造鈷鉻鎢合金部件達到所要求的持久強度和熱疲勞性能,必須控制鑄造工藝參數。鈷鉻鎢合金需進行熱處理,主要是控制碳化物的析出。對鑄造鈷鉻鎢合金而言,首先進行高温固溶處理,温度通常為1150℃左右,使所有的一次碳化物,包括部分MC型碳化物溶入固溶體;然後再在870-980℃進行時效處理,使碳化物(最常見的為M23C6)重新析出。

鎢鉻鈷合金堆焊

鉻鎢堆焊合金含鉻25-33%,含鎢3-21%,含碳0.7-3.0%。,隨着含碳量的增加,其金相組織從亞共晶的奧氏體+M7C3型共晶變成過共晶的M7C3型初生碳化物+ M7C3型共晶。含碳越多,初生M7C3越多,宏觀硬度加大,抗磨料磨損性能提高,但耐衝擊能力,焊接性,機加工性能都會下降。被鉻和鎢合金化的鈷鉻鎢合金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抗腐蝕性和耐熱性。在650℃仍能保持較高的硬度和強度,這是該類合金區別於鎳基和鐵基合金的重要特點。鈷鉻鎢合金機加工後表面粗糙度低,具有高的抗擦傷能力和低的摩擦係數,也適用於粘着磨損,尤其在滑動和接觸的閥門密封面上。但在高應力磨料磨損時,含碳低的鈷鉻鎢合金耐磨性還不如低碳鋼,因此,價格昂貴的鈷鉻鎢合金的選用,必須有專業人士的指導,才能發揮材料的最大潛力。

鎢鉻鈷合金耐磨性

合金工件的磨損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表面的接觸應力或衝擊應力的影響。在應力作用下表面磨損隨位錯流動和接觸表面的互相作用特徵而定。對於鈷鉻鎢合金來説,這種特徵與基體具有較低的層錯能及基體組織在應力作用或温度影響下由面心立方轉變為六方密排晶體結構有關,具有六方密排晶體結構的金屬材料,耐磨性是較優的。此外,合金的第二相如碳化物的含量、形態和分佈對耐磨性也有影響。由於鉻、鎢和鉬的合金碳化物分佈於富鈷的基體中以及部分鉻、鎢和鉬原子固溶於基體,使合金得到強化,從而改善耐磨性。在鑄造鈷鉻鎢合金中,碳化物顆粒尺寸與冷卻速度有關,冷卻快則碳化物顆粒比較細。砂型鑄造時合金的硬度較低,碳化物顆粒也較粗大,這種狀態下,合金的磨料磨損耐磨性明顯優於石墨型鑄造(碳化物顆粒較細),而粘着磨損耐磨性兩者沒有明顯差異,説明粗大的碳化物有利於改善抗磨料磨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