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陽城遺址

鎖定
鎖陽城遺址,位於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鎖陽城鎮東南戈壁荒漠中,是絲綢之路上雄踞酒泉(肅州)與敦煌(沙州)之間,西通伊吾、北庭,南通青海的一座重要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3] 
1987年當地文物考古工作者對該遺址進行了調查。鎖陽城按結構可分為內外兩城,外城面積80萬平方米;內城面積28萬平方米;城內留有大量土台、房屋及其它建築物遺蹟。是中國現存州郡一級城址中規模龐大、歷史和科學價值較高的古城址之一,是悠久的絲路文明具有權威性的歷史標本,能夠為古絲路文明和文化傳統提供獨特的歷史見證。 [2] 
1996年11月20日,鎖陽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鎖陽城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7] 
中文名
鎖陽城遺址
地理位置
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鎖陽城鎮東南戈壁荒漠
所處時代
隋、唐
保護級別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編    號
4-0050-1-050 [6]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6] 

鎖陽城遺址歷史沿革

平面圖 平面圖
鎖陽城城始建於兩漢,歷經魏晉、隋、唐、五代、西夏、元、明時期,相沿歷史已有1700餘年。 [3] 
1998年8月13日,鎖陽城遺址遭遇特大洪水淹沒,對遺址造成嚴重破壞。 [5] 
2002年4月至6月,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和安西縣博物館對鎖陽城遺址進行了局部發掘。 [4] 

鎖陽城遺址建築格局

鎖陽城遺址內城遺址

鎖陽城遺址 鎖陽城遺址
鎖陽城城址區分內城、外城、羊馬城等。內城為不規則四邊形,東牆長493.6米,西牆長576米,南牆長457.3米,北牆長534米,面積28.5萬平方米。牆基寬19米,殘高9—12.5米不等,頂寬3—4.5米不等。主要牆體的建築方法為夯土版築,補築和重修的牆體出現了用土坯壘砌和夯土版築的方法,其夯層的厚度、顆粒度、土坯的製作與內城的早期牆體形成了明顯的差別。 [3] 
鎖陽城城內偏東築有一道隔牆,將內城分為東城和西城兩部分,隔牆北段設有城門,是通往內城東、西兩部的通道,東側和南牆各有5個馬面,東、西、北牆也各有5個馬面。內城四角均有角墩,西南角和西北角各設一甕城,西牆中段和北牆中段各開一城門。城門處均有甕城護衞,從四個甕城設置的方位看,這裏是城市建築的重點防區,這一獨特的形制在國內尚屬首例。東城的東南角內築有一個小城,面積不到東城的1/5,牆垣倒塌,牆基尚存。 [3] 
鎖陽城內城西北角,有用土坯砌成的一座瞭望墩,高達18米,這是鎖陽城遺址的標誌性建築,也是該城瞭望敵情、俯瞰全城的制高點。內城的西城佈滿了大大小小的房屋遺蹟和灰碳層堆積物,灰碳層的厚度達4—7米不等,內城的東城相對平坦,房屋遺蹟和灰碳層堆積物相對較少。 [3] 

鎖陽城遺址外城遺址

鎖陽城遺址 鎖陽城遺址
鎖陽城外城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東牆長530.5米,西牆長649.9米,南牆東段長497.6米,南牆西段長452.8米,北牆總長1178.6米。牆基寬4—6米不等,殘高4—11米不等。外城的西牆中段和內城西北角墩處有一道東西向的牆體,將外城分為南、北兩城,牆體均為夯土版築,夯層的厚度6—17釐米。從形式上看,屬於內城的外郭;從建築規模與現存遺蹟看,外城應為唐代鼎盛時期的建築遺蹟,該牆體被損毀後,後期沒有明顯的修補夯築痕跡。城牆坍毀部分約佔全城1/3,尤其是外城的南城損毀最為嚴重。外城內的房屋建築遺蹟多被洪水沖毀,只在南城的東側可見部分建築物和院落遺蹟。外城四角均有角墩,外城的東牆中段開有一城門,城門有甕城護衞。 [3] 

鎖陽城遺址羊馬城遺址

羊馬城在內城東、南、北牆外側均有分佈,牆體殘高1.6—3.2米不等,牆體厚度1.5—2.2米不等。屬於內城的附屬建築,是唐代城市形制之一,戰時為防禦工事,平時是養畜之所,既衞生環保,又可增強防衞能力,沒有後代重修遺蹟,是鎖陽城內線防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3] 

鎖陽城遺址文物遺存

  • 綜述
出土文物 出土文物
1992年,考古人員從鎖陽城內被盜的唐墓中清理出土了三彩馬、駝、俑、鎮墓獸及墓室地磚、絲綢、瓷器、錢幣等大量文物。 [3] 
  • 鐵劍
鐵劍出土1件,劍身、劍柄殘片共7段,劍柄一端錐狀。劍身寬為2.4釐米,厚為0.4釐米,殘長為5.5釐米。 [4] 
  • 鐵甲片
鐵甲片2件,1件保存完好。鏽蝕嚴重,略呈長方形,甲片有7孔。上下左右分佈,其中6孔成對。長為5.5釐米,最寬處為2.4釐米,最窄處寬為1.5釐米,最厚為0.3釐米。 [4] 
  • 陶器
陶器分為泥質灰陶、夾沙紅陶、夾沙灰陶、泥質紅陶和釉陶,其中泥質灰陶居多,夾沙紅陶次之,夾沙灰陶、泥質紅陶和釉陶很少。多為素面,少量飾陰刻波浪紋和絃紋,除少量的手製外多為輪制,器類有罐、盆、碗、缽、燈盞等。出土的瓷器主要是碗口沿及底的殘片。 [4] 

鎖陽城遺址研究價值

鎖陽城城市佈局和建築藝術雄偉壯觀,建築密集,佈局巧妙,井然有序,具有很強的整體性、封閉性和防禦性特徵,是中國古代西部城市中最具特色的典型標本,是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漢唐古城之一。同時它又是古絲綢之路咽喉要地上的一座重鎮,東與嘉峪關,西與陽關、玉門關遙遙相望,共同扼守着古代中國的西大門,是構成古代河西軍事防禦體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絲綢之路上一個重要邊防軍事重鎮,為絲綢之路的暢通、國家的安全、民族的融合、社會的發展乃至世界文明的進步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研究漢唐時期河西走廊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等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價值。 [3] 

鎖陽城遺址保護措施

2021年10月12日,鎖陽城遺址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1] 

鎖陽城遺址旅遊信息

鎖陽城遺址地理位置

鎖陽城遺址位於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鎖陽城鎮東南戈壁荒漠中。 [3] 

鎖陽城遺址交通信息

駕車自瓜州縣人民政府出發,經迎賓大道至鎖陽城遺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