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漢鎏金銅蠶

鎖定
西漢鎏金銅蠶為西漢的文物,1984年在陝西石泉縣前池河出土,現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1] 
西漢鎏金銅蠶通長5.6釐米,胸圍1.9釐米,胸高1.8釐米,重0.01千克。全身首尾共計九個腹節,胸腳、腹腳、尾腳均完整,體態為仰頭或吐絲狀,呈老熟蠶昂首吐絲狀,頸背部刻出形凸線紋,腰背部橫刻兩道凸紋,尾部向背部翹起,腹部素面無紋,刻工精緻,胸足、腹足、尾足完整無損,體態為仰頭或吐絲狀,側面跟腹部因刮削稍有剝蝕 [2-6] 
西漢鎏金銅蠶為中國國內首次發現的鎏金蠶,為國家一級文物 [7] 
(概述內圖片來源:陝西省歷史博物館官網 [1] 
中文名
西漢鎏金銅蠶
館藏地點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出土時間
1984年
所屬年代
西漢
類    別
金銀器
出土地點
陝西安康石泉縣

西漢鎏金銅蠶文物特徵

西漢鎏金銅蠶 西漢鎏金銅蠶
西漢鎏金銅蠶通長5.6釐米,胸圍1.9釐米,胸高1.8釐米,重0.01千克。全身首尾共計九個腹節,胸腳、腹腳、尾腳均完整,體態為仰頭或吐絲狀,呈老熟蠶昂首吐絲狀,頭部中間浮雕2個圓眼,兩眼間有一凸線,上緣為額頭陰刻狀紋,下沿施2個小乳狀突。頸背部刻出形凸線紋,腰背部橫刻兩道凸紋,尾部向背部翹起,腹部素面無紋,刻工精緻,胸足、腹足、尾足完整無損,體態為仰頭或吐絲狀,大部分的鎏金層還保存完整,側面跟腹部因刮削稍有剝蝕,是西漢時皇帝褒獎蠶桑生產的御賜品 [2-6] 

西漢鎏金銅蠶流傳歷史

1984年,西漢鎏金銅蠶為譚家鄉的村民譚福全在石泉縣前池河河道里挖沙、淘金時發現 [1] 
1985年,西漢鎏金銅蠶發現者譚福全將鎏金銅蠶無償捐獻給了陝西曆史博物館 [5]  [7] 

西漢鎏金銅蠶發現環境

西漢鎏金銅蠶出土於譚家灣遺址,其坐落於池河東岸一級台地,南鄰洪河,西為池河,北有漢王城,遺址保護區總面積337畝。1984年在此出土的鎏金銅蠶經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與郭家壩遺址、萬家堡遺址共同構成子午古道南段驛站遺址,於2008年被公佈為第五批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堆積厚約3米以上,地面散見大量殘磚、瓦礫、瓦當及其他器物殘片,出土劍、駑機、鏃等銅兵器文物,屬城邑遺址 [8-9] 

西漢鎏金銅蠶製作技術

西漢鎏金銅蠶先為紅銅鑄造,後施以鎏金工藝,鎏金為一種在金屬表面塗金的加工工藝,將金箔融化於汞,再塗於蠶表面,加熱後汞會蒸發掉,金貼於蠶之上 [6] 

西漢鎏金銅蠶文物鑑賞

西漢鎏金銅蠶雄渾大氣、線條簡練樸素,強調整體的狀態和形象,造型輪廓抓住了蠶眠或者是它吃桑葉時候那種形態,頭部昂起,身體曲線很自然,無過多的一些細節描寫,工藝細膩,為漢代典型造型藝術形象 [5] 

西漢鎏金銅蠶文物寓意

西漢鎏金銅蠶可能是陪葬品,寓意重生,也可能作為蠶種的代表,活動舉行時,希望當年養蠶收成會順利 [5]  [10] 

西漢鎏金銅蠶文物價值

西漢鎏金銅蠶是中國國內首次發現的鎏金蠶,它的發現説明了石泉地區在漢代的養蠶活動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其為蠶桑、養蠶在漢代整個生產現狀和絲綢之路的重要象徵和實物見證,同時也體現了絲綢在中國古代中西方貿易中的重要地位,提供了一個瞭解當時蠶的真實的生產的地點,且將陝西石泉縣這一養蠶聖地的歷史推前到漢代 [2]  [10-11] 
古代絲綢織物及殘片,博物館內均有收藏,西漢鎏金銅蠶為研究中國蠶桑絲織的歷史及漢代鎏金工藝的發展狀況,均提供了實物資料 [12]  ,反映了陝南桑蠶業的狀況,屬國家一級文物 [7] 

西漢鎏金銅蠶重要展覽

2017年5月,西漢鎏金銅蠶因“一帶一路”會談在國家大劇院展出 [13] 
2018年5月11日,西漢鎏金銅蠶在”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上展出 [14] 
2020年9月28日,西漢鎏金銅蠶在在長沙銅官窯博物館展出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