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鍾奇可

鎖定
鍾奇可,男,祖籍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1932年出生於印尼,企業家,梅州市榮譽市民 [2] 
中文名
鍾奇可
出生日期
1932年
出生地
印尼
性    別

鍾奇可人物簡介

鍾奇可先生,祖籍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1932年出生於印尼。
1935年被送回老家——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跟隨奶奶和伯父、伯母生活。
1948年返回南洋,接受初中教育,畢業後做了3年的小餐館幫工、3年的電器店工人;後自己出來到各埠各島推銷電器產品。
1958年正月,與親戚合股成立了一間電器商行,此後歷經艱難,一步一個腳印,生意越做越大。1969年起,轉行做水電安裝,亦風生水起。
1980年以來,鍾奇可先生為家鄉各項公益事業捐資近1000萬元;1991年參與投資1000萬美元興建中外合作梅州市管道煤氣有限公司;1994年參與投資2000萬美元興建中外合作廣東嘉寶陶瓷工業有限公司
從2002年至今年共投入4500萬人民幣興建梅州市新威馬陶瓷有限公司
1994年,鍾奇可先生被授予“梅州市榮譽市民”。

鍾奇可人物生平

鍾奇可,1932年出生於印尼。他的父親在南洋做修車工,收入比較高。然而,客家人有個“割尾巴”的風俗習慣,就是為了海外新生代不忘本,將海外出生的小孩送回家鄉,一方面可以陪伴留守的老人,另一方面可以在孩子年幼時,進行中華文化、客家文化的教育。1935年,年僅3歲的鐘奇可,被父母送回梅縣三鄉石樓村跟奶奶和伯父伯母生活。不久,全面抗戰爆發,僑匯中斷,加上大饑荒等原因,鍾奇可生活異常困難。為了生存,年僅10歲的他只好投靠親戚,幫親戚做家務。但是,當時大家的生活都不易,鍾奇可還是吃不飽肚子。
但是,鍾奇可始終沒有放棄學習,他不僅向能者、長者請教,而且在幹活之餘,都沒有放棄過書本。1946年,14歲的鐘奇可離開家鄉前往汕頭正始學校學習。1948年奉父母之命,返回南洋,接受初中教育。
從幫廚到水電業巨頭
鍾奇可初中畢業時,新中國剛剛成立,南洋正興“回國潮”。鍾奇可也想回國為建設新中國出力。但是,他的父親不同意,為了鍛鍊他,叫他到叔母的小餐館做幫工,讓他從最低等的活兒做起。
3年後,鍾奇可開始闖蕩“江湖”。他在一個同村老鄉開設的電器店裏找了一份工,從開箱、裝箱、整理貨架、打掃清潔的“粗活”幹起。工作之餘,他不忘學習電器營銷知識。由於工作出色,一年後,他被提升為銷售員。不久,他積聚了一筆資金。
有了一定的經營經驗,又有了一筆啓動資金,鍾奇可決定自己獨立闖蕩。1958年,鍾奇可和親人合資成立了“應源電器商行”,專門批發電器零配件。由於經營有方,加上客家人的誠信,業務迅速發展。後來,印尼的金融市場不穩,幣值變動頻繁,經營電器生意風險較大,1969年,鍾奇可轉行搞水電工程,並於1979年開設了歡樂水電工程有限公司,1980年與日本太金冷氣公司合資創辦了高鼎中央空調裝配廠,1981年開設良和F.R.P冷卻水塔工廠,1985年開設了良和塑鋼冷卻水塔工廠,一躍成為水電業“大鱷”!
報效家園回鄉投資
為了完成年幼時許下的“報效家園”的宏願,1990年,鍾奇可先生把全部業務放手給長子和“滿子”全權管理,他專心返回故鄉投資。1991年,鍾奇可先生參與投資1000萬美元興建中外合作梅州市管道煤氣有限公司;1994年參與投資2000萬美元興建中外合作廣東嘉寶陶瓷工業有限公司。為了使這兩間公司早日走上現代的管理軌道,更好地為家鄉的經濟建設服務,鍾奇可先生奔忙於梅州-香港兩地,成了梅州的“常住人口”。為了公司的發展,他天天自己駕車,在三鄉鎮-梅城來回跑。由於種種原因,梅州市管道煤氣有限公司和廣東嘉寶陶瓷工業有限公司都未取得預期的效益,其中廣東嘉寶陶瓷工業有限公司已被依法破產了。
為了家鄉的發展,鍾奇可先生約李世鐮先生、黎次珊先生,以香港威盛海外投資有限公司的名義,再次投資4500萬元人民幣組建了梅州市新威馬陶瓷有限公司,2005年初,組建完成,鍾奇可先生出任董事長,花300多萬元改造了生產線,按照國家標準生產“新威馬”通體仿古磚,產品有30多種型號,主要銷往新加坡、韓國、加拿大、西班牙、馬來西亞、印尼等國。2008年底,再次投資第二條生產線。
熱心家鄉公益事業
鍾奇可先生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用真情、用行動報效養育自己的家園,回報社會,回報親人。
上世紀80年代,鍾奇可先生第一次回到闊別32年的老家——梅縣三鄉石樓村。返回印尼後,他向旅外鄉親們講述了回鄉的所見所聞,並發動大家出點力、做點事努力改變家鄉的面貌。在鍾奇可先生的帶領下,大家開始行動起來了。
為了使鄉親們對家鄉的深情厚意得以及時體現,鍾奇可先生每年都要印尼-梅縣三鄉來回4至5次。他籌集資金修建崇正學校,聘請教師、補貼教師、為師生做春秋校服、出資送老師培訓、設立獎教獎學金;興修水泥村道和橋樑;購買大客車捐給村裏為鄉親們出行提供方便、為全村500多户拉電線引自來水到家;修建衞生站並派赤腳醫生到梅州中醫院進修;出資聘請護林員實施“封山育林”……
鍾奇可先生還為“梅縣三鄉”之外的公益事業貢獻力量。如梅縣高級中學雅華樓、雅僑樓兩座教學大樓,梅縣公安巡警大樓、梅縣僑務外事大樓、梅縣教師進修學校教學大樓等,都得到他的支持。他所做的社會公益事業涉及教育、衞生、交通、通信、治安、扶貧、敬老等多方面,從1980年至逝世,鍾奇可先生共為家鄉各項公益事業捐資1000多萬元。為了做好下一代華商的工作,鍾奇可先生經常帶晚輩回鄉,教育他們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鍾奇可先生不僅是一個傑出的企業家,也是一個尊老愛幼的楷模和典範,他夫妻恩愛家庭和睦,生有兩兒兩女。他教育有方,個個子女都事業有成,興旺發達,為社會所稱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