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鍾大賚

鎖定
鍾大賚[lài],1933年8月11日出生於山東青島,籍貫江蘇無錫,構造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究員。 [1-2]  [4] 
鍾大賚1954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礦產勘查專業;1963年獲得蘇聯列寧格勒礦業學院副博士學位;1986年起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6年—1989年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構造地質研究室主任;1989年—1997年任中國科學院岩石圈構造演化開放研究實驗室主任;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3] 
鍾大賚主要從事不同尺度構造研究的結合,深部構造與淺部構造、深部物質運動對地殼演化關係的研究。 [4] 
中文名
鍾大賚
外文名
DalaiZhong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山東青島
出生日期
1933年8月11日
畢業院校
列寧格勒礦業學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籍    貫
江蘇無錫

鍾大賚人物經歷

青年鍾大賚(攝於1960年) 青年鍾大賚(攝於1960年)
1933年8月11日,鍾大賚出生于山東青島。
1952年,畢業於上海同濟中學
1954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礦產勘查專業;同年,任職於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今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1959年—1963年,赴蘇聯列寧格勒礦業學院主攻礦田構造學,畢業後獲得副博士學位。
1978年10月—1981年5月,任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地質系訪問學者。
1986年起,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86年—1989年,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構造地質研究室主任。
1989年—1997年,任中國科學院岩石圈構造演化開放研究實驗室主任。
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3] 

鍾大賚主要成就

鍾大賚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61年,鍾大賚在列寧格勒彼得大帝一世騎像前 1961年,鍾大賚在列寧格勒彼得大帝一世騎像前
鍾大賚致力於不同尺度構造研究的結合,深部構造與淺部構造、深部物質運動對地殼演化關係的研究;闡明瞭全球古特提斯發育最好地域(中國西南)的古板塊演化規律;對新生代印度與亞洲大陸碰撞前緣變形的三維調節形式和多階段運動過程的研究,為青藏高原及其周緣新生代地質構造格局和環境演變建立了時空框架;他運用中、小、微構造結合,研究礦田構造、斷裂和褶皺形成的歷史分析和力學分析,提出深層不均一控制淺層構造的形成,進一步發展斷塊構造理論。 [2] 
  • 學術論著
據2022年10月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官網顯示,鍾大賚已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專著3部 [3]  ,其代表論著有《滇川西部古特提斯造山帶》《中國大地構造綱要》《中國大地構造圖1∶4000000》等。 [2] 
  • 學術交流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2008年2月
構造地質學發展論壇 [11] 
2008年9月
第十三屆國際岡瓦納學術大會 [10] 
2018年6月
“中國南海資源與環境”地球科學前沿研討會 [9] 
北京
  • 科研獎勵
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94年
古特提斯演化 [18]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01年
中國西南特提斯造山帶構造與新生代碰撞變形研究 [5]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07年
青藏高原的隆起過程及其機制探討 [7] 
第一屆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優秀國內學術論文

鍾大賚人才培養

  • 培養成果
1996年,鍾大賚(左3)與研究生討論問題 1996年,鍾大賚(左3)與研究生討論問題
鍾大賚培養的學生有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孫東霞 [12]  [16]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徐芹芹 [13-14]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李理等。 [15] 

鍾大賚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01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4] 
2003年
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 [3] 

鍾大賚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4年
2008年10月
“第四屆全國構造會議”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地質科學》名譽主編 [6]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戰略委員會委員 [8] 

中國科學院大陸碰撞與高原隆升重點實驗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17] 

緊缺礦產資源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 [20] 

鍾大賚人物評價

1988年,鍾大賚到雲南西部野外考察 1988年,鍾大賚到雲南西部野外考察
“鍾大賚為中國區域構造研究和對東亞乃至全球特提斯演化研究等均做出了重要貢獻。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評) [2] 
“鍾大賚一生淡泊名利,取得了無數成就與榮譽,是科研工作者的榜樣。”科普中國評)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