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鍾國樓

鎖定
鍾國樓(1902~1956),字清玉,號梅山,廣東省五華縣轉水鎮矮車村人。1956年病逝。 [1] 
中文名
鍾國樓
出生日期
1902年
逝世日期
1956年
出生地
廣東省五華縣
生平
幼年時進私塾,勤奮自愛,成績優異。五華縣立一中畢業後,於1925年考取國立中山大學文學系。學習期間,認真鑽研偉大詩人杜甫詩作,著有《杜甫研究》一書。大學畢業後,在廣西防城中學任教。
1932年受聘於五華縣立一中任教。
1936年任國民黨廣東省黨部秘書。
1938年10月,當日軍攻佔廣州後,他接受五華縣立二中(設河口)校長李摶的聘請,與共產黨員鍾雄亞、鍾靖寰、何德雄等積極從事抗日救國運動。
1940年8月,接任五華縣立一中校長,將高、初中部從練溪遷回華城,聘請共產黨員何德雄、鍾雄亞、鍾思明等任課。同時,將被前任校長曾祥朋開除學籍的張日和、鍾奮初、郭明等17名進步學生恢復學籍,回校就讀。
抗日期間,鍾國樓支持縣立一中學校中共支部創辦黎明歌團、朝陽劇團,出版《新生》雜誌等,大力宣傳抗日救國。同時,還掩護學校中共組織開展秘密活動,始終站在共產黨一邊,抵制國民黨縣政府迫害、逮捕進步學生。他在任3年,校風為之一新。
1947年,中共五華縣委宣傳部長鍾志文被捕準備秘密處決時,他竟不顧一切,忠告五華當局,枉殺鍾志文,必將自食其果。國民黨五華當局只好把鍾志文押解興寧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鍾國樓又冒險前去保釋鍾志文,後在獄卒袁仕華幫助下,越獄脱險。
1944~1946年,鍾國樓先後任臨時縣參議會參議員、秘書等職,倡辦《民意報》,揭發時弊,伸張民意。1947年,魏育懷主修《五華縣誌》,鍾國樓任修志局秘書兼分纂。
華南地區解放後,先後任南方大學圖書館館長,惠州市平岡中學和五華安流中學校長、五華中學語文教師。1956年因病逝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