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鍥而不捨

(漢語成語)

鎖定
鍥而不捨(拼音:qiè ér bù shě)是一則來源於文人作品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戰國·荀況《荀子·勸學》。 [1] 
“鍥而不捨”的原義是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恆心,有毅力;在句中可充當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1] 
中文名
鍥而不捨
拼    音
qiè ér bù shě
近義詞
堅持不懈堅韌不拔
反義詞
半途而廢知難而退
注音字母
ㄑㄧㄝ ˋ ㄦˊ ㄅㄨˋ ㄕㄜˇ
成語出處
《荀子·勸學》
語法結構
偏正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狀語

鍥而不捨成語出處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鰲,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戰國·荀況《荀子·勸學》) [4] 
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鍥而不捨”。 [4] 

鍥而不捨成語故事

康熙御筆《鍥而不捨》 康熙御筆《鍥而不捨》
王冕是元末文壇很有影響的詩人,同時又是畫壇上以畫墨梅開創寫意新風的花鳥畫家。七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母親靠做點針線活供他到學堂讀書。但他因經濟條件有限而被迫輟學。儘管家庭貧困,他卻沒有放棄,一邊替人放牛,一邊繼續很勤奮地讀書。 [5] 
一天大雨過後,王冕出去放牛。山上、樹枝上都像水洗過一般,綠得可愛。他坐在草地上,見湖裏有十來株荷花,荷葉上的水珠滾來滾去。王冕看着這美麗的景色,心裏想,古人説“人在畫中”,真是一點不錯。可惜這裏沒有畫師,不然把這美景畫下來該多好。他轉念又一想,天下沒有學不會的事,我為什麼不能自己學着畫畫呢,於是,王冕買來一些畫畫用的東西,開始學畫荷花。因為沒有人指導,所以一開始他畫得很不好。看着自己畫的荷花那麼難看,王冕心裏很不是滋味,一度想放棄學畫。但他想起做事要鍥而不捨,不能半途而廢,於是他還是每天到湖邊去,一邊放牛一邊畫畫。他仔細地觀察荷花的神韻,天天練習,堅持不懈。 [5] 
三個月之後,他畫的荷花活像從湖裏摘下來的那樣栩栩如生。王冕到了二十歲的時候,繪畫技藝更加純熟,尤以畫墨梅知名,開創了寫意花鳥畫風之先河。 [5] 

鍥而不捨成語寓意

做一個決定或立下一個目標總是很容易的,難的是能否為這個決定或者目標進行鍥而不捨的努力。很多人在年華老去的時候回首往事,內心總是充滿感慨,只因為自己選擇了放棄,所以也就選擇了平庸的人生。其實,人們離成功僅一步之遙,這一步便是堅持不懈,鍥而不捨。在浮華喧囂的環境下,專一往往體現為一種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有專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業的路途上,即便仍然可能面臨失敗,但至少能擁有內心真正的平靜,享受實現人生價值的快樂。 [5]  [4] 

鍥而不捨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鍥而不捨”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1] 
  • 運用示例
西晉·虞溥《獎訓學徒浩》:“夫學者不患才不及, 而患志不....日鍥而舍之,朽木不知;鍥而不捨,金石可虧。斯非其效乎!” [2] 
清·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正月十六日》:“風氣既開,有志之士鍥而不捨,蘄使古今中西之學,會而為一。” [2] 
學者·章炳麟《菌説》:“夫固謂一人鍥而不捨,則行美於本性矣。” [1] 
劇作家·柯靈《墨磨人·舞台生涯六十年》:“但也有這樣的人,以畢生的心力為代價,歷盡悲歡,鍥而不捨,終於戰敗頑敵而獲得勝利。這是多麼瑰麗的人生的戲劇!” [2] 
文學家·魯迅兩地書·致許廣平十二》曰:“要治這麻木狀態的國度,只有一法,就是‘韌’,也就是‘鍥而不捨’。” [3] 

鍥而不捨成語辨析

鍥而不捨—持之以恆
“持之以恆"的意思是長久地堅持下去“鍥而不捨”和“持之以恆”都可以形容有“恆心”。但是“鍥而不捨”是帶有比喻性的,更加形象;而“持之以恆”是直陳性的。“鍥而不捨”偏重於能堅持,“持之以恆”偏重於有恆心。 [2] 
參考資料
  • 1.    鍥而不捨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02]
  • 2.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勤奮篇 2[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7:9-11
  • 3.    王晴主編. 中學語文成語解讀[M].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1993.03:140
  • 4.    張兆端編著. 知者不惑之儒家[M]. 北京:羣眾出版社, 2018.01:346-347
  • 5.    關煒炘,田靜編著. 中華經典故事全集[M]. 北京:西苑出版社, 2010.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