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鍋爐給水處理

鎖定
鍋爐給水處理,給水處理要實現三個基本要求,即防止蒸汽夾帶(蒸汽鍋爐)、結垢、腐蝕。蒸汽夾帶指的是由於鍋爐設計問題或爐水發泡而使蒸汽中夾帶了爐水,蒸汽夾帶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允許的,它將使蒸汽質量變壞,鍋爐能力下降;碳酸鈣的沉澱是鍋爐結垢的主因,結垢會造成能耗增加,嚴重時會發生事故;腐蝕在鍋爐操作中是令人非常煩心的事,因素很多也很複雜,操作中控制爐水含鹽量(TDS)及鹼值就可以避免爐水中易溶物質氫氧化鈉的濃縮,從而避免鹼腐蝕的發生。
中文名
鍋爐給水處理
作    用
防止蒸汽夾帶、結垢、腐蝕
技    術
爐內和爐外處理
參與對象
腐蝕都有氧氣參加

鍋爐給水處理處理要求

1、 夾帶
蒸汽夾帶指的是由於鍋爐設計問題或爐水發泡而使蒸汽中夾帶了爐水,蒸汽夾帶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允許的,它將使蒸汽質量變壞,鍋爐能力下降。如果爐水已經加入化學藥劑處理,夾帶仍然得不到抑制,這種蒸汽送入廚房使用可能導致人身事故。通過分析其冷凝液即可弄清蒸汽夾帶情況,必要時加入清泡劑的用量。
2、 結垢
碳酸鈣的沉澱是鍋爐結垢的主因,在鍋爐運行中常有發生,另外一些化合物,如磷酸鈣、硅酸鈣,磷酸鎂、硅酸鎂,氫氧化鎂、鐵氧化物等也是造成鍋爐結垢的一部分原因,結垢會造成能耗增加,嚴重時會發生事故,對此鍋爐工程人員是十分了解的,他們一般只能以加大排污量來減少結垢的生成,這對於降低能耗來説更是雪上加霜。
3、 腐蝕
腐蝕在鍋爐操作中是令人非常煩心的事。腐蝕,在水處理專家看來,是鐵元素返回鐵礦的的自然趨勢,在熱力學上講是自由能增加的過程,基於這一點,必須用人工防護,否則不可避免。產生腐蝕的因素很多也很複雜,若從藥水處理角度來看,則主要依據爐水的pH值及給水中的溶解氧來確定藥劑配方,一般來説,蒸汽温度高,腐蝕增加;另外一種對中小鍋爐影響較大的是鹼腐蝕,鹼腐蝕是由於爐水中含有遊離氫氧化鈉而造成的腐蝕,所以操作中控制爐水含鹽量(TDS)及鹼值就可以避免爐水中易溶物質氫氧化鈉的濃縮,從而避免鹼腐蝕的發生。
以上各種腐蝕都有氧氣參加,為了進行在線控制,分析蒸汽中氧氣含量就可以關聯繫統的腐蝕情況。比較簡便的方法是分析爐水、蒸汽冷凝水的鐵含量。防止腐蝕的主要手段是去除水中的溶解氧和提高回水的pH值。 蒸汽鍋爐水處理的方法及實踐蒸汽夾帶、結垢、腐蝕嚴格來説是很難絕對避免的,它們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所以水處理時必須統一考慮,歸納起來可分為兩方面的處理,即爐外處理和爐內處理。爐外處理是根本,其目的是防止補水雜質進入爐內及蒸汽系統;爐內處理則是保證。即使是爐外處理做得十分地道,排污也做到自動化,但也難免會產生腐蝕而影響鍋爐的熱效應和壽命。只有爐外、爐內處理的合理結合才能保證鍋爐水的質量要求,使鍋爐在高質量下運行。

鍋爐給水處理處理技術

鍋爐給水處理爐外處理

爐外處理主要方法為樹脂軟化及熱除氧,我國執行GB1576-2001 低壓鍋爐水質標準,鍋爐補水要求硬度小於0.03mmol/ L,據我們瞭解大部分鍋爐操作時還能達到標準。但對於大於400ppm的補水,軟化過程中不僅用鹽量大,而且會造成環境污染,所以應考慮採用化學軟化法,即以石灰或純鹼預處理,但這一方法勞動條件苛刻,且由於除水後補水硬度不佳,所以是否可以完全取代樹脂軟化尚待實踐驗證。

鍋爐給水處理爐內處理

爐內處理是使爐內結垢、腐蝕、蒸汽夾帶得到控制而實現鍋爐安全運行的最佳操作。只有良好的爐外處理而沒有爐內處理,對鍋爐安全而言只能是事倍功半。我國絕大數中心鍋爐之所以不做爐內處理,這與上述國標中提出2噸/小時以下鍋爐可以不做爐外處理是分不開的,使鍋爐運行人員放鬆了爐內處理,導致大量鍋爐無故消耗能源,至少縮短一半壽命。爐內處理一般以加藥劑實現,使用的藥劑有五部分,即阻垢劑、淤渣分散劑、除氧劑、消泡劑,蒸汽系統保護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