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錮疾

鎖定
錮疾,讀音為ɡù jí,漢語詞語,意思是喻指經久難改的惡習、缺點,痼疾。 [1] 
中文名
錮疾
拼    音
ɡù jí
釋    義
喻指經久難改的惡習、缺點,痼疾
注    音
ㄍㄨˋ ㄐㄧˊ

目錄

錮疾解釋

1.痼疾。經久難治的疾病。錮﹐通"痼"。
2.喻指經久難改的惡習﹑缺點。 [1] 

錮疾出處

《禮記·問喪》:“然則禿者不免,傴者不袒,跛者不踴,非不悲也,身有錮疾,不可以備禮也。”
《漢書·賈誼傳》:“失今不治,必為錮疾。” 顏師古 注:“錮疾,堅久之疾。”
宋·蘇軾 《賜苗授辭免恩命不許斷來章批答制》:“而卿辭以錮疾,豈所望哉!”
清·鈕琇 《觚賸·語字之異》:“ 粵 中語少正音,書多俗字……率皆仍訛襲陋,有乖六書之旨。然而師以訓弟,父以訓子,授受相沿,遂成錮疾。”
清·陳天華 《論中國宜改創民主政體》:“ 中國 經二十餘朝之獨夫民賊,閉塞其聰明,箝制其言論,靈根盡去,錮疾久成。”
魯迅 《熱風·隨感錄四十六》:“諷刺畫本可以針砭社會的錮疾。”
參考資料
  • 1.    錮疾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