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錫坑村

(廣東省普寧市大南山街道下轄村)

鎖定
錫坑村(新村)位於廣汕公路旁、流沙南街道後壇村轄區內,現有人口1229人;黨員28名,其中60週歲以上黨員31人;“兩委”幹部共6人。錫坑村是普寧三坑水庫上庫庫區移民村,原址位於大南山系的深處,離鎮區20多公里,是有名的革命老蘇區,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四師野戰醫院舊址便設在其村內的吳爺宮,徐向前元帥革命戰爭時期曾在此療傷。
中文名
錫坑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普寧市大南山街道
地理位置
普寧市大南山街道下轄村
電話區號
0663
郵政編碼
515325
人口數量
1229人
火車站
普寧站
車牌代碼
粵V
行    政
隸屬廣東省普寧市

錫坑村基本情況

錫坑村 錫坑村
錫坑村,隸屬廣東省普寧市大南山街道轄下行政村,位於市區流沙南偏西9.5公里處上三坑水庫東側,有户籍記錄人口約1300。相傳,清康熙年間(1686),有李、羅、張、方、賴、陳等六姓遷此定居,現為兩姓聚居。村因附近山坑中有錫礦而得名。村聚落呈塊狀分佈,建築基本是傳統的大南山山區特色建築,即就地取材以石塊堆砌為牆的石木瓦結構潮式民居。村四周青山環繞,村落在山坑兩側。大南山內最高峯的摩天石就位於村南。有耕地84畝,山地5000畝。村民原以耕山為主,現在大多出外務工經商,留守人口極少。村中西祠堂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四師野戰軍醫院舊址,屬普寧市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2月革命戰爭時期曾在此療傷的徐向前親筆題寫“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四師野戰醫院舊址”匾額。是革命老區。有簡易公路接流沙-前埔公路。

錫坑村歷史沿革

據相關資料記載,李氏先祖火德公(入閩始祖珠公第四子)後裔第七世孫敏公,祖居福建上杭縣稔田鄉,最早遷居五華縣。因為五華地處山區,交通閉塞不便,至第十四世碧綠公與碧峯公兄弟再遷出,重尋覓風水寶地進行發展。經幾代人輾轉尋找,明末清初,第十七世敬梅公落户普寧大南山和美村,碧峯公後人峯崖公則定居流沙趙厝寮。敬梅公生有四子,大房子孫居和美村,二房居圓山村和美村白馬村,三房居圓山村,四房居錫坑村。

錫坑村經濟發展

1993年,錫坑村採取了以山易地和自籌資金買地方式,在現址即廣汕公路旁、流沙南街道後壇村轄區內,徵地33.4畝創建了錫坑新村,以村民集資形式建成樓房18幢,並配套了學校、幼兒園、村辦公樓和老年人活動室,是大南山街道首個全面實現村居樓房化的新農村,現有人口1229人。是普寧三坑水庫上庫庫區移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