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錢裕墓

鎖定
錢裕墓,位於江蘇省太湖鎮向陽村,是元代錢裕之墓,出土有金、銀、玉、漆器和絲織品及紙幣等包括殘件在內共154件。
中文名
錢裕墓
館藏地點
江蘇無錫:無錫博物院
所屬年代
元代
出土地點
江蘇省太湖鎮向陽村

錢裕墓簡介

錢裕墓,位於江蘇省太湖鎮向陽村,墓葬坐北朝南,為男女合葬墓,兩件棺木中出土了金銀玉器、絲織品和紙幣等多件文物。 [1] 

錢裕墓發現經過

1960年4月,在無錫市南面約17公里的龍王和軍嶂兩山之間的堯歌裏,當時的南泉、雪浪兩個公社正在聯合興建水庫,在工程取土時突然發現了一座古代墓葬。 [1] 

錢裕墓墓主人

墓葬經過無錫市博物館的多次實地調查和文物徵集,發現了青石壙志一方,上書:大元故處士錢公墓,從而清楚了墓主的身份。
墓主姓錢名裕,字寬父,無錫人,生於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卒於元延祐七年(1320年),次年(1321年)下葬於當地錢氏祖墳。據文物考古人員的研究,錢裕是五代十國著名的歷史人物、吳越王錢鏐(liú)的後人。 [1] 

錢裕墓出土文物

錢裕墓的陪葬品非常豐富,共有金、銀、玉、漆器和絲織品及紙幣等包括殘件在內共154件,為研究宋元時期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形態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陪葬品春水玉與玉帶鈎,在出土時是分開的,無錫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研究中根據它們的紋飾和造形特徵,成功地將它們組成一組,恢復了它的本來面貌。 [1] 

錢裕墓春水玉

春水玉 春水玉
春水玉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為橢圓形,器身遍佈黃土沁及灰斑,正面呈弧形隆起,採用鏤空透雕製作,雕刻的是當時常見的鶻攫天鵝題材。整件作品以水、荷花、蘆葦等為背景,一隻天鵝張口嘶鳴,驚恐地展翅潛入荷叢之中隱藏,荷葉上方有一隻細身長尾的鶻,正回首尋覓,伺機攫捕天鵝,形象生動,動態十足。 [1] 

錢裕墓玉帶鈎

玉帶鈎 玉帶鈎
玉帶鈎鈎首裝飾荷花蓮蓬,鈎身以淺浮雕技法刻劃荷花,荷葉和水草,鈎頸部曲度較大,成鈎狀,以便穿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