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錢江隧道

鎖定
錢江隧道(Qianjiang Tunnel),是中國浙江省境內的隧道,是錢江通道及接線工程的關鍵控制性工程,是南連蕭山、北接海寧的特大越江公路隧道 [1]  ,是杭州錢江流域第一條超大直徑盾構法隧道 [2]  ,也是世界上直徑最大的盾構法隧道之一 [1] 
錢江隧道於2006年5月23日確定了建設方案 [3]  ,於2008年12月18日主體工程開工建設 [4]  ,於2013年1月23日雙線貫通 [5]  ,於2014年4月16日正式通車。 [3] 
錢江隧道全長4.45千米,設計為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80千米/小時 [1]  。截至2014年4月,錢江隧道限制速度為100千米/小時,其中隧道段限制速度為80千米/小時 [6] 
中文名
錢江隧道
外文名
Qianjiang Tunnel
開工日期
2008年12月18日
投用日期
2014年4月16日
所屬地區
中國浙江省杭州市
長    度
4450米
車道規模
雙管六車道
設計速度
80千米/小時
設計單位
浙江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 [7] 
建造單位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錢江隧道建設歷程

錢江隧道原來的規劃是錢江十橋。早在2004年,浙江省發改委和交通廳已基本贊同了過江工程採用建橋方案。然而,項目北岸緊鄰觀潮勝地――海寧縣鹽官鎮,在這裏修建橋樑,一旦因橋墩的阻擋破壞湧潮,損失不可估量。
2005年,浙江省“兩會”期間,部分人大代表提案,建議採用隧道過江方案。
2006年5月23日,浙江省發改委和省交通廳確定了隧道方案 [3] 
2008年12月18日,錢江隧道主體工程開工建設 [4] 
2009年12月26日,錢江隧道正式開工 [8] 
2013年1月23日,錢江隧道雙線貫通 [5] 
2014年4月16日,錢江隧道正式通車 [3] 
錢江隧道位置圖 錢江隧道位置圖

錢江隧道隧道位置

錢江隧道南連杭州蕭山、北接嘉興海寧,向北延伸與滬杭高速相通、向南延伸與杭甬高速連接 [5]  ,是江蘇省高速S9和浙江省高速S9(蘇紹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 [6] 
隧道入口 隧道入口

錢江隧道隧道設計

錢江隧道隧道結構

錢江隧道結構圖
錢江隧道結構圖(2張)
錢江隧道採用外徑15.43米的盾構法施工,隧道呈V字造型,空間上分為3層,中間層為行車道,上層系排煙層,下層則是逃生通道。錢江隧道盾構段採用“滑梯式逃生通道”。逃生滑梯每80米一個,主要用於人員進入車道層下方進行疏散逃生;同時,每240米設一個救援樓梯,主要用於救援人員從下方進入行車道進行救援,也可兼作人員疏散逃生用。另外,口型件中間通道可行駛電瓶車,便於人員逃生和救援 [2] 

錢江隧道隧道參數

錢江隧道全長4.45千米,其中江中盾構段長3200米 [9]  ,設計為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80千米/小時,隧道內徑達13.7米,是世界上最寬的隧道(截至2012年5月),隧道採用了世界上隧道掘進機制造技術最先進、直徑最大的泥水平衡盾構(截至2012年5月) [1] 
錢江隧道具備長、大、深三個特點:長——盾構機一次連續掘進距離3.2千米,中間不設檢修井;大——隧道開挖直徑達到15.43米;深——隧道在江底最深的埋深達到39米。錢江隧道盾構外徑為15.43米,整體長度為15.8米,旋轉直徑為22.084米,總重量1800噸,因為不均分佈重量荷載,重心靠近前段。工程採用了PLC整體同步頂升技術,通過調整可移位式盾構基座擱架,達到盾構機的下降調平、平移、旋轉、頂升調坡的目的 [2] 

錢江隧道硬件設施

錢江隧道
錢江隧道(5張)
為防止司機在駕駛車輛時產生視覺疲勞,錢江隧道內部每隔一段距離便會用瓷磚貼出一個大大的“↓”符號,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因隧道環境單調而產生的駕駛疲勞感。“↓”符號的下方則是隧道逃生通道,一旦發生意外,司機可打開逃生門進入隧道底層,這樣的逃生門每隔80米設置一個。 [5] 

錢江隧道運營情況

錢江隧道票制票價

截至2014年4月,7座以下小汽車全程通行錢江通道及南北接線收費45元,收費站均設置不停車(ETC)收費車道,可實現不停車收費過江和上下高速公路 [6] 

錢江隧道交通流量

截至2014年11月,錢江隧道總車流量已經達到48萬車次,日均車流量保持在3000車次左右 [10] 

錢江隧道建設成就

錢江隧道技術難題

  • 地面沉降
錢江隧道先後4次穿越江南大堤、江北大堤。其中江北大堤為明清老海塘,穿越大堤時由於覆土厚度變化梯度大,盾構施工參數控制困難,隧道之間淨距離小,兩次擾動土層對大堤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2] 
  • 進出洞施工
錢江隧道進出洞施工三個難度:一是覆土淺,且盾構大部分位於滲透性非常好的粉細砂層土中,易發生盾構正面土體坍塌或冒漿現象;二是對進出洞土體加固質量及輔助降水提出了很高要求,稍有不慎易發生水砂突湧現象;三是洞門斷面面積較大,洞門圈直徑比盾構外徑大0.57米,給施工軸線控制和洞口止水工作帶來較大難度 [2] 
  • 長距離掘進
錢江隧道的長距離掘進帶來眾多施工難點:如大斷面隧道抗浮,通風和運輸,長距離引發的測量偏差,盾尾鋼絲刷和刀具磨損更換等等。在盾構推進過程中,如處理不當,輕則耽誤工期,重則危害整個工程安全 [2] 

錢江隧道科研成果

  • 控制地面沉降
錢江隧道盾構機
錢江隧道盾構機(3張)
為了保證大堤安全,施工單位在大堤關鍵部位設置了監測斷面,加密地面監測,信息及時反饋;根據埋深、地層、地下水等,準確設定切口水壓及注漿量,並精確控制,同時根據監測情況及時微調;全天採集監測數據,用來監測大堤的沉降。在大堤影響範圍內設置剪力銷管片,增加隧道整體性。盾構勻速推進,一般控制在20毫米/分鐘左右,推進過程中保持盾構機姿態穩定,減少盾構糾偏量和糾偏頻率。為減少盾構機背部產生地面沉降,利用原盾構殼體的注漿孔對盾構殼體進行壓注,在盾構推進時根據大堤變形的實際情況,向盾構上部壓注一定量漿液以控制地面沉降 [2] 
  • 長距離掘進防範
在盾構長距離推進過程中,施工單位採取了多種防範措施,以保證工程順利施工。例如在盾構設計階段,設備增加了配重,通過盾構機內配置的車架來控制隧道上浮,隨着車架前移,後續施工結構的跟進同樣起到壓重的效果;盾構全程保環及備品備件、江底變形監測、根據水位監測數據調整切口水壓、排泥接力泵、盾尾油脂壓注、江底更換盾尾刷等應急預案,使得盾構一次性過江,調頭期間更換刀具及盾尾刷,未出現盾尾漏水漏沙現象 [2] 

錢江隧道榮譽表彰

2016年10月,錢江隧道及接線工程榮獲菲迪克2016年度工程項目傑出獎 [7] 

錢江隧道價值意義

錢江隧道是杭州、蕭山、紹興地區接軌上海市,促進杭州與長三角其他城市之間聯繫的最快捷通道,對加快發展環杭州灣產業帶,加強錢塘江南北兩岸各重要城市的相互聯繫和經濟往來,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錢江隧道及接線工程建成後,錢江兩岸三市(杭州、嘉興、紹興)的距離將大大縮短。車輛從蕭山出發,最快只需5分鐘便可到達對岸的海寧,車程時間將大大縮短40分鐘。同時,上海至蕭山的行車路線也將因錢江隧道而發生極大變化,車輛將可直接從滬杭高速轉入錢江通道,無須再走錢江二橋或者錢江六橋,上海與蕭山間的行車距離將縮短70千米。(浙江在線 評 [5] 
錢江隧道跨徑大、里程長、技術難度大,且地質條件複雜,疊次穿越古防洪大堤,是隧道工程中的又一奇蹟。(中國公路網 評 [2] 
錢江隧道及接線工程沿線經過嘉興市、杭州市和紹興市,是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設規劃中“兩縱兩橫十八連三繞三通道”高速公路主骨架的“一通道”,是長三角都市圈高速公路網規劃中“七縱之一”江蘇鹽城至紹興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浙江在線 評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