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錐花綠絨蒿

鎖定
錐花綠絨蒿(Meconopsis paniculata (D. Don) Prain)是罌粟科綠絨蒿屬植物。一年生草本,具黃色液汁。主根明顯,莖為基生花葶,葉全部基生成蓮座狀,葉片全緣,花生於花葶上,花大而美麗。國內主要分佈於四川西南,西藏南部,國外分佈於尼泊爾東部到印度阿薩母東北部有分佈。其中大部分種類處於瀕危狀態。
中文名
錐花綠絨蒿
拉丁學名
Meconopsis paniculata (D. Don) Prain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木蘭綱
罌粟科
綠絨蒿屬
錐花綠絨蒿

錐花綠絨蒿形態特徵

錐花綠絨蒿墨線圖
錐花綠絨蒿墨線圖(2張)
一年生草本,高達2米。主根蘿蔔狀或狹長,長達18釐米,粗約1.8釐米。莖圓柱形,具分枝,被黃色、具多短分枝的柔毛及星狀絨毛。基生葉密聚.葉片形態多變,披針形、長圓形、長圓狀橢圓形至倒披針形,長達49釐米,寬達20釐米,通常近基部羽狀全裂,近頂部羽狀淺裂,裂片披針形、長圓形或三角形,先端急尖或圓,邊緣全緣或分裂,下部裂片疏離,兩面密被黃色、具多短分枝的柔毛及星狀絨毛,葉柄長達28釐米;下部莖生葉與基生葉同形,但具較短柄,上部莖生葉披針形,先端鈍或圓,基部抱莖或耳狀,無柄,毛被同基生葉。花多數,下垂,排列成總狀圓錐花序;花梗長約8釐米,果時達20釐米,被黃色、具多短分枝的柔毛及星狀絨毛,先端毛極密。花瓣4,稀5,倒卵形至近圓形,直徑達5釐米,黃色;花絲絲狀,淡黃色,花葯橙黃色;子房球形或近球形,密被緊貼、金黃色、具多短分枝的柔毛及星狀毛,花柱明顯,長約1釐米,果時達1.3釐米,近基部明顯增粗,柱頭具6-12裂片,微帶紫紅色。蒴果長橢圓形,長1.5-2.5釐米,粗0.5-1釐米,密被金黃色、具多短分枝的柔毛及星狀毛,後來柔毛逐漸斷落,(4-)6-12瓣自頂端微裂。種子腎形,長不足1毫米,表面干時具蜂窩狀孔穴。花果期6-8月。 [1]  [3] 

錐花綠絨蒿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000-4350米的林下草地或水溝邊、路旁。 [1] 

錐花綠絨蒿分佈範圍

分佈於西藏南部(吉隆、聶拉木、亞東、錯那)、尼泊爾東部和印度阿薩姆東北部。 [1] 

錐花綠絨蒿主要價值

【藏藥】歐貝賽博:花或全草治肝肺熱症,“培根”病,喉熱閉,胃酸,咳嗽,骨折,跌打損傷《藏本草》。歐貝賽保:全草治肺炎,肝炎,皮膚病,頭痛《青藏藥鑑》。
藥用部位:錐花綠絨蒿的全草。
性味歸經:酸、澀,寒。肝、肺二經。
功效主治:瀉肝祛熱、清熱解毒。治肺炎、肝炎、頭痛、皮膚病、肝經風熱目赤腫痛、羞明流淚、頭痛、熱毒病症、瘡癰腫毒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服,9-15克。外用:煎水燻洗雙眼及熱毒腫痛處。
古籍考證:始載於《西藏植物名錄》。
化學成分:含別隱品鹼、黃連鹼、刻葉紫堇明鹼、罌粟紅鹼、木蘭花鹼、原阿片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