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鋼鼓樂隊

鎖定
由鋼鼓和鋼盤組成的樂隊稱“鋼鼓樂隊”,少則數人,多則達百人以上,最正規的鋼鼓樂隊,分八個聲部:即男高音,倍男高音、女低音、倍女低音、吉他、大提琴、低音及其他敲擊樂器。前七個部分由各種不同音域的鋼鼓鋼盤組成,最後一部分由各種響器及鼓組成。
中文名
鋼鼓樂隊
定    義
鋼鼓和鋼盤組成的樂隊
聲    部
分八個聲部
代表作
《芒果》、《鴿子》

鋼鼓樂隊樂隊歷史

鋼鼓樂隊 鋼鼓樂隊
鋼鼓樂隊除演奏南美洲地區民間音樂外,也演奏古典與浪漫主義音樂。我國的鋼鼓樂隊曾演奏過《芒果》、《鴿子》、電影《甜蜜的事業》中的主題歌《我們的明天比蜜甜》等樂曲。20年前,1980年金秋的北京舞台上,就迎來了一支用汽油桶組成的鋼鼓樂隊,它就是來自加勒比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國的“全星鋼鼓樂隊”,他們帶來了高矮不同的各種汽油桶共80個,高的汽油桶稱為鋼鼓,低的汽油桶稱為鋼盤,演奏者共40人。在正式節目開始前,樂隊指揮向觀眾順序介紹了各種高矮不同、音高各異的鋼盤和鋼鼓。演出的第一個節目就是歌劇《塞維利亞的理髮師》序曲,從第一個音開始,觀眾的心就被鋼鼓樂隊緊緊抓住了,人們或許聽過管絃樂演奏的這首名曲,但從未有過這樣的體驗,它那鏗鏘有力的音響、雷霆萬鈞的氣勢和細膩抒情的風格、引人入勝的氣氛使人人為之激動不已。人們不敢相信如此美妙動聽的音樂居然是在普通的汽油桶上奏出來的。隨後鋼鼓樂隊還表演了加勒比海的民間音樂卡立普索《狂歡節萬歲》,這是著名的特立尼達狂歡節的歌舞音樂,指揮走下了譜台,一切都是即興式的,演奏者邊奏邊舞,十分興奮,彷彿進入了忘我的狀態,直到自然終止。鋼盤獨奏《聰明伶俐的人》顯示了高度的演奏技巧,演奏者的雙手和頭上的無數根小發辮在空中飛舞,悦耳的旋律、華麗的經過句、奔馳的節奏令人耳目一新。樂隊還演奏了他們剛學會的一首中國電影樂曲邊疆的泉水清又純》,受到了聽眾的歡迎。次日的北京晚報以“汽油桶聲驚倒首都觀眾”的標題報導了這次精彩的演出。

鋼鼓樂隊誕生

鋼鼓樂隊 鋼鼓樂隊
鋼鼓這種樂器是什麼時候又是怎麼產生的?這也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鋼鼓的起源、誕生、發展都在拉丁美洲加勒比海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國,它是一個富饒、美麗的島國,地處加勒比海東南部靠近南美大陸的地方,由主島特立尼達、多巴哥和一些小島組成,面積只有5000多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100多萬,但種族很複雜,以黑人和印度人後裔居多佔80%,其他為混血人、歐洲人和中國人後裔,這個國家過去主要種植甘蔗,是一個石油之國。特立尼達是一塊擁有豐富民間藝術寶藏的土壤,正是在這人人能歌善舞的土地上,在亞、非、歐各大洲人民傳統文化廣泛交流、融合的基礎上,開出了一朵鮮豔奪目的奇葩。據説,早在 1900年,特立尼達島的首府西班牙港郊區就有人把竹杆當作敲擊樂器來使用(當時稱之為探波一板波),青年人用手或棍子敲打長短、粗細不同的竹子,能發出各種高低不同的聲音。這種擊竹樂器大多在節日期間在廣場上表演,或在狂歡節時為遊行隊伍伴奏,這種樂隊有時還用民歌為它伴唱。但由於這些竹杆客易變為棍棒來使用,出於安全原因,在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殖民政府就明令禁止使用了。

鋼鼓樂隊樂隊誕生

鋼鼓樂隊 鋼鼓樂隊
1945年夏,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特立尼達島上的人傾城而出歡慶勝利,擁塞在西班牙港的街道上,在狂歡的極度興奮中,青年們隨手拿起了垃圾箱、白鐵桶甚至玻璃瓶來敲打,以表達他們的喜悦和歡樂。當時這些金屬品的明亮、清脆的音響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啓發。於是,開始了試驗,最初,他們採用了一種老式的並幹箱,拴上帶子掛在胸前敲打,後來發現把並幹箱的底面凹進去聲音就變得好聽。而當一位青年馬耐特將底面敲出幾條淺溝把底面分為幾個區域後就能發出幾個不同的音高,這是一個突破。隨後,人們又以島上煉油廠廢棄的汽油桶進行試驗,把油桶密閉的底面用錘敲,凹成鍋形,並將鍋面按各種尺寸鑿成若干塊面積不等、斜度、厚度不同的音區,面積大的音區發整體。這樣,簡單的曲調就可以用棍子敲出來,油桶也不再是粗糙的節奏響器了,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全新的創造、發明。接着,人們又製造出包括各種不同音域的樂器,高音的樂器比較矮,桶身也切得短,像一個盤,就稱作鋼盤,中、低音的樂器桶身比較高,就稱作鋼鼓。最後,全套的、包括各個聲部的鋼鼓樂隊也誕生了。

鋼鼓樂隊樂隊的發展

新創造出的鋼鼓吸引了特立尼達全國人民的注意力,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鋼鼓樂隊的興起己成為這個國家的—種社會運動,青年人以無比的熱情投身其中,整個社會都以讚許的目光注視着它的迅速崛起。特別是在1962年特立尼達多巴哥獨立以後,新政府對鋼鼓音樂這一新的事物極為重視,並給予大力支持。歷史學家、前政府總理威廉斯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人民史》一書中對此作出了高度評價:“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民族形式的文化發出了光彩…民謠卡立普索和敲擊樂鋼鼓樂隊都是這個社會中沒有享受正當權利的成員的創作,他們為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在世界民間藝術中嬴得了完全應得的榮譽,在特立尼達狂歡節中表現出來的那種無比的熱情,即興演奏的能力以及生活的風趣,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地的注意”。1973年1月,威廉斯總理親自主持了“鋼鼓樂隊全國協商會議”探討發展鋼鼓音樂的問題。會後規定每年11月在島上舉行為期1個月的“鋼鼓音樂節”,進行鋼鼓比賽。政府並將鋼鼓音樂作為—種民族藝術形式在全國加以提倡、推廣,連演奏國歌也都採用鋼鼓樂隊了。在這個100多萬人的國家大約有200多個經常活動的鋼鼓樂隊,其中絕大部分是業餘團體,最著名的專業樂隊有7個,1980年來我國演出的全星鋼鼓樂隊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鋼鼓樂隊己能演奏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它經常演奏卡立普索和加勒比海的各種民間音樂。特立尼達的狂歡節音樂更是鋼鼓樂隊的擅長。鋼鼓樂隊以其強烈的節奏、激奮的情緒和強大的音響與狂歡節歡樂熾熱的氣氛、自由奔放的舞蹈、鮮豔奪目的色彩相呼應,十分精彩。如今狂歡節音樂已經成為鋼鼓音樂中最有特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近年來,由於人們對樂器不斷進行改良,鋼鼓的音質越來越好,樂隊的組織也曰趨完善,一些有才能的音樂家為鋼鼓樂隊編曲、指揮,大大提高了鋼鼓樂隊的水平,一些最好的樂隊已經能夠演奏比較複雜的歐洲古典、浪漫主義的作品了。如用鋼鼓樂隊演奏的巴赫管風琴曲《b小調託卡塔與賦格》是相當成功的,它充分地表現了這首樂曲悲壯慷慨的情緒和雄偉宏大的氣魄,給人以一種全新的感覺。鋼鼓樂隊演奏的德里勃斯的《花的圓舞曲》則表達了原作温柔細緻的情感,音樂抒情動人。鋼鼓樂隊演奏的羅西尼的歌劇《威廉·泰爾》序曲展示了這種樂隊的巨大潛力,由於鋼演奏技巧的發展,表現力更加豐富,使之在表現更深刻的社會內容、戲劇性衝突方面也具有廣闊的前景。今天,一個完整的鋼鼓樂隊大致可分為8個交響聲部:即男高音、倍男高音鋼盤、女低音、倍女低音、吉他、大提琴、混合低音鋼鼓以及包括康加鼓、鈴鼓、牛鈴、和刮器在內的節奏組。每種鋼鼓所發出的音高、音色都不相同,如一個男高音鋼盤可以奏出包括兩個八度全部半音在內的25—28個音,—個倍女低音鋼鼓可以奏出14個音,左右兩個倍女低音鋼鼓組成一套,可以奏出包括全部半音在內的28個音。—個吉他鋼鼓可奏出8個音,左右兩個吉他鋼鼓組成一套可奏出包括全部半音在的16個音。高音鋼盤音色明亮,中音鋼鼓音色柔和,低音鋼鼓音色寬厚深沉,均以12平均律定音。高音鋼盤1人敲1個,中音、低音鋼鼓1人敲2個或2個以上,最多的為1人敲6個。鋼鼓音階的排列也很特殊,與一般的敲擊樂器、鍵盤樂器的排列都不相同,相鄰間的音高可以是八度、四度、五度、三度、六度,但不能有二度或七度。鋼鼓樂隊的人數各不相同,少則幾人、10幾人,多則幾十人甚至超過100人。在1975年舉行的鋼鼓比賽中,—個名為《海特》的樂隊曾用了347個鋼上台演出,這大概是規模最大的一次。
鋼鼓樂隊和它的音樂己廣泛流行於加勒比海地區和南美洲大陸北部的委內瑞拉和圭亞那—帶,而且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的很多大、中學裏都成立了鋼鼓樂隊,學生們都可以在校中學習演奏鋼鼓。美國海軍還有一支自己的鋼鼓樂隊。特立尼達的著名的鋼鼓樂隊足跡遍及美、歐、非、亞各大洲。國際音樂界對鋼鼓及其音樂極為重視,有的音樂家將鋼鼓樂的出現是“對廿世紀音樂領域的最大貢獻”。有的國家成立了專門研究鋼鼓音樂的機構,特立尼達和美國都己出版了關於鋼鼓發展史的著作,1976年英國出版的《世界樂器》一書中已收入了鋼鼓這一新創的樂器。近年來,鋼鼓樂還用來為莫扎特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的詠歎調伴奏,與小號、鋼琴、管鍾等協奏。最近,某些鋼鼓樂隊巳開始應用電聲設備和電子樂器,這也給鋼鼓樂的未來發展增添了新的因素。
鋼鼓及鋼鼓樂隊的出現使世界民間藝術的百花園中增添了一朵光彩奪目的奇花,也在世界音樂史的篇章中寫上了動人的一頁。對於鋼鼓這種新創造的樂器,80年代以前中國人很少有人知道。直到1975年,中國的一張報紙報導了中國藝術團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圭亞那用鋼鼓演出受到歡迎的情況,但誰也不清楚鋼鼓是什麼樂器,經過著名的琵琶演奏家劉德海的介紹,聽了鋼鼓音樂的唱片,並見到了由中國藝術團帶回來的幾個鋼鼓,中國的音樂家才對這種奇特的樂器有了初步的瞭解。1976年在《樂器》雜誌上第一次刊登了介紹鋼鼓的文章。1980年中央音樂學院和北京電影樂團的音樂家組成了一個小型的鋼鼓樂隊,在經過短暫的排練後,5月1日在中央電視台的“文化生活”專欄中,播放了名為《來自汽油桶的美妙音樂》的節目,介紹了這種新發明的樂器,並用鋼鼓演奏了《芒果》《鴿子》等三首樂曲。隨後成立了“鋼鼓研究小組”(屬北京樂器學會)以探索鋼鼓的製作和演奏。當年10月特立尼達全星鋼鼓樂隊的演出大大鼓舞了中國的音樂家。北京新影樂團的宋慶忠刻苦鑽研,製造了全套鋼鼓,並由新影樂團的民樂隊進行演出。1985年新影花園開發公司開辦了“鋼鼓培訓班”,招收了30名學員,由中央音樂學院等校的老師擔任藝術指導,經過三年培訓後成立了《北京青年鋼鼓樂團》,進行了多次公開演出,1988年成立了《北京鋼鼓學會》。但遺憾的是,由於主、客觀方面的各種原因,主要是經濟上的困難,幾年以後,這個樂團終於解體了。希望在新的廿一世紀中,鋼鼓這朵異國的奇葩,會在中國的大地上發芽,開花,結出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