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02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展开81个同名词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于1933年完成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创作于其全身瘫痪、双目失明期间,以自身革命经历为素材,展现了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社会的历史图景 [2] [4]。2020年作家出版社将其纳入“部编语文教材配套阅读”丛书重新出版,特邀语文教师编写导读,结合人物塑造与叙事结构解析文本,助力青少年理解文学价值与历史语境 [1]
小说以保尔·柯察金的一生为主线,描绘他从贫苦工人子弟蜕变为布尔什维克战士的历程,通过战场搏杀、铁路抢修、病痛抗争等事件,刻画其在极端环境中的意志淬炼与信仰坚守 [3] [5]。作品以宏大叙事展现革命斗争,同时聚焦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精神成长,通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等经典段落传递生命价值与理想追求 [6-7]。该版本依据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1989年权威文集翻译,保留原作风貌,并附有原文经典段落及译后记 [2]
中文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    者
(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出版时间
2020年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ISBN
9787521209006
开    本
16 开
装    帧
平装

内容简介

播报
编辑
根据中共中央“全民阅读夜请促樱,传承文化传统”的号召,我主端灶们策划推出“部编语文教材配套阅读”丛书,邀请著名学府的优秀语文教师帮助学生和家长解决面对名著无从下手的阅读困难,您棕引导家长和孩子根据书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旨在借助“亲子共读”的方式来实现青少年读者对名著的深入理解,炒笑狼同时,促进家长重新将阅读纳入自己的担地日常生活,实现全民族终身读书背剃、终身学习的理想目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保尔精神”也被视为青少年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保尔是一位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阶段都表现出超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驰骋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他奋勇向前;投身抢修铁路的工作,他忘我献身;与吞噬生命的病魔搏斗,他令死神望而却步……保尔又是一个于平凡中见伟大的英雄人物。他是一个普通的人,他出身于贫苦家庭,从小辍学做工;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没有受过太多教育,他曾犯过与党组织对立的错误。但正是在这最平凡的环境中,在所经历的一件件小事中,他不断成长、成熟,最终成为一位有着崇高品质的英雄人物。
我们邀请了北京八中乐乌府的刘嘉扬老师,从作品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艺术手法几方面,作一个总体阅读指导;以批判思维的方式,全方位、深入解读人物性格、情节设置、主题开掘等问题引入到亲子讨论问题中,真正提升中学生对端主甩名著的理解深度。 [1]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尼古拉·阿历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著名作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十三岁时就开始参加革命活动,被誉为苏联的“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第聂伯河上抢捞木柴的紧张劳动中,因长时间浸泡在齐腰深的冰水中致使风湿病日趋严重,健康状况恶化。1928 年他双目失明,到 1930 年已全身瘫痪,只有肘关节以上的双手还能活动。但是正是在遭受疾病折磨之时,他决定利用文艺武器重返战斗岗位,最终写成享誉世界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5 年 10 月,他被授予国家荣誉——列宁勋章。1936 年 12 月,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与世长辞。
译者简介:
周露,女,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硕士生导师。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从事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多年,出版学术专著《巴拉丁斯基哲理诗歌研究》,译著《森林报》《青年近卫军》《罪与罚》等。获得过多项科研资助,如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巴拉丁斯基哲理抒情诗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著作外译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等。
导读者简介:
刘嘉扬,北京八中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西城区骨干教师,从教20余年,有着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与丰富的教学经验。曾任外省市级语文教研员,对中考考查方向、学科素养的培养目标有精准的把握。在语文教学中,秉承大的语文观,从兴趣出发,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与语文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语文中的生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