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鋸削

鎖定
用鋸對材料或工件進行切斷切槽等的加工方法稱為鋸削。鋸削是鋸切工具旋轉或往復運動,把工件、半成品切斷或把板材加工成所需形狀的切削加工方法。它可以鋸斷各種原材料或半成品;也可以鋸掉工件上的多餘部分;還可以在工件上鋸糟。
中文名
鋸削
外文名
Sawing
類    別
鉗工技術
應    用
鉗工加工
材    料
一般用滲碳軟鋼

鋸削手鋸

手鋸是鉗工手工鋸削所使用的工具,由鋸弓鋸條兩部分組成。

鋸削鋸弓

圖1 圖1
鋸弓是用來張緊鋸條的,有固定式和可調節式兩種,如圖1所示。固定式鋸弓只能安裝一種長度的鋸條,可調節式鋸號通過調整可以安裝幾種長度的鋸條。鋸弓兩端都裝有夾頭,一端是固定的,另一端是活動的。鋸條孔被夾頭上的銷子插入後,旋緊活動夾頭上的翼形螺母就可以把鋸條拉緊。

鋸削鋸條

鋸條一般用滲碳軟鋼冷軋而成,也有用碳素工具鋼或合金鋼製成的,並經熱處理淬硬。條的長度以兩端安裝孔的中心距來表示,常用的中心距為300mm。 [1] 
(1)鋸齒的切的角度
圖2 圖2
鋸條的切削部分是由許多鋸齒組成的,相當於一排同樣形狀的塹子,每個齒都有切削作用。由於鋸削時要求有較高的工作效率,必須使切削部分有足夠的容屑空間,故鋸齒的后角較大。同時,為了保證鋸齒具有一定的強度,楔角也不宜太小。鋸齒的切削角度如圖2所示。其前角γ0=0°,后角α0=40°,β0=50°n。
為了減少鋸條的內應力,充分利用鋸條材料,已出現雙面有齒的鋸條。這種鋸條的兩邊鋸齒均經淬硬,中間保持有較好切性,不易折斷,故可延長鋸條的使用壽命。
(2)鋸路
圖3 圖3
為了減少鋸縫兩側面對鋸條的摩擦阻力,避免鋸條被夾住或折斷,鋸條在製造時,全部鋸齒按一定的規律左右錯開,排列成一定形狀,稱為鋸路。鋼鋸路有交叉形和波浪形等。鍋條有了鋸路以後,使工件上的縫寬度大於鋼條背部的厚度,這樣鋸削時鋸條不會被夾住,也不會致過熱而加快磨損。
(3)鋸齒的粗細
鋼齒的粗細是以鋸條每25mm長度內的齒數來表示的,有14、18、24和32等幾種,一般分為粗、中、細等幾種,齒數越多則表示鋸齒越細。見表1
鋸齒粗細
每25mm長度內的齒數
應用
14~18
鋸割軟銅、黃銅、鋁、鑄鐵、紫銅、人造膠質材料
22~24
鋸割中等硬度鋼及壁厚的銅管、鋼管
32
鋸割薄片金屬、管子、硬材料
細變中
32~20
一般工廠中用,易於起鋸
一般説來,粗齒條的容屑槽較大,適用於削軟材料或較大的切面,因為這種工況每鋸一次的切屑較多,容屑槽大可防止產生堵塞而影響鋸削效率。
鋸削硬材料或切面較小的工件應該用細齒鋸條。因硬材料不易鋸入,每鋸一次切屑較少,不易堵塞容屑槽,同時細齒鋸條參加切削的齒數增多,可使每齒擔負的鋸削量小.鋸削阻力小,材料易於切除,推鋸省力,鋼鋸齒也不易磨損。在鋸削管子和薄板時,必須)用細齒鋸條,否則會因齒距大於於板厚而使鋸齒被鈎住,從而導致折斷。博壁材料的鋸割截面上至少要有兩個以上的鋸齒同時參加鋸削,才能免被鈎住的現象。

鋸削鋸割方法與步驟

(1)選擇鋸條
根據工件材料的硬度和厚度選擇適當齒數的鋸條。
(2)裝夾鋸條
將鋸齒朝前裝夾在鋸弓上,注意鋸齒方向,保證前推時進行切削,鋸條的鬆緊要合適,一般用兩個手指的力能旋緊為止。另外,鋸條不能歪斜和扭曲,否則鋸削時易折斷。
(3)裝夾工件應儘可能裝夾在台虎鉗的左邊,以免操作時碰傷左手。工件伸出鉗口要短,鋸切線離鉗口要近,否則鋸割時產生顫動。工件要夾牢,不可有抖動。
(4)起鋸
起鋸時成以左平拇指常住鋸條,右手穩推手柄,起鋸角大約為15°。起鋸角過大,鋸齒被工件的稜邊卡住,會碰落鋸齒;起鋸角過小,鋸齒不易切入工件,可能打滑而損壞工件的表面。起鋸時的鋸弓往復行程應短,壓力要小,鋸條要與工件件表面垂直。
(5)鋸割動作
圖4 圖4
鋸割時右手握鋸柄,左手輕扶弓架前端,如圖4所示。鋸弓應做前後直線往復運動,不可做左右擺動,以免鋸縫歪斜和折斷鋸條。前推時要加壓,用力要均勻;返回時微微抬起手鋸,減少鋸齒中部的磨損:鋸切時速度以每分鐘往返30-60次為宜。鋸切時要用鋸條全長(至少佔全長的2/3)工作,以免局部磨損。鋸鋼件材料時加機油潤滑,快鋸斷時用力要輕,以免碰傷手臂。前推時加壓要均勻.返回時鋸條從工件上輕輕滑過。快鋸斷時用力要輕,以免碰傷手臂和折斷鋸條。
鋸割硬材料時應慢些,鋸割軟材料時應快些,同時鋸割行程應保持均勻。回程的速度應相對快些,以提高生產效率。

鋸削注意事項

1、丁字步站立
2、右手握把,左手扶弓
3、走鋸速度均勻(杜絕衝擊型的走鋸)
4、前推時,右肩部協助用力往前送,回程時鋸條輕輕滑回
5、走滿弓(用滿全鋸條)
6、把持鋸弓不左右搖晃
7、隨時糾正鋸路,不偏斜
8、最好不要再舊鋸縫中換新鋸條使用(斷鋸條時除外)
9、鋸削將近終了時,用力要趨緩,防止手受傷
參考資料
  • 1.    王恩海.鉗工技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