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鋰輝石礦牀

鎖定
鋰礦牀主要成因類型之一。可分鋰輝石偉晶岩和鋰雲母—鋰輝石偉晶岩礦牀。
中文名
鋰輝石礦牀
外文名
spodumene deposit
主要產地
古老地盾邊緣或古生代褶皺帶
特    點
有細葉片狀、糖粒狀鈉長石組成
學科:礦牀地質學
詞目:鋰輝石礦牀
英文:spodumene deposit
釋文:後者,一般是發育最完全的花崗偉晶岩。二者常與其他花崗偉晶岩礦牀一起產出。構成大的偉晶岩礦田和礦帶,主要分佈在古老地盾邊緣或古生代褶皺帶。其發育和交代過程,,常較完全,鋰輝石晶體生成較早,晶體較大。在含鋰偉晶岩的核心,經常有細葉片狀、糖粒狀鈉長石組成的白色鈉長石帶,含白色、無色或粉紅的綠柱石及鈮錳礦—鉭錳礦等。鋰輝石主要產地,有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石英—鈉長石—鋰輝石帶。此帶侵入於泥盆紀的角閃巖和片岩的偉晶岩脈內。中國中天山、阿爾泰山也產有此類礦牀。它是提煉鋰的主要原料。透明的可做寶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