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銅鼓藝術

鎖定
銅鼓是我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的一種打擊樂器,是財富、權力的象徵,也是人們頂禮膜拜的一種神器。銅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大約2700年前的春秋時期就出現於今雲南中部地區的百濮民族之中,之後逐漸向四周傳播、擴散。
中文名
銅鼓藝術
朝    代
春秋時期
釋    義
打擊樂器
出現時間
春秋時期

目錄

銅鼓藝術簡介

時至今日,在我國苗、瑤、壯、侗、布依、水、仡佬、佤等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一些民族中仍有傳承與使用。

銅鼓藝術發展歷史

壯族是我國最早鑄造和使用銅鼓的民族之一。根據唐代劉恂《嶺表錄異》和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周去非《嶺外代答》等史籍的記載,從唐宋時期開始,我國嶺南地區就已陸續有銅鼓出土。到了近現代,銅鼓的出土和收藏更是日益增多。目前我國各地文物機構收藏的銅鼓有1500餘面,其中廣西最多,達560餘面。而這500多面銅鼓中,很多都是來自於壯族地區。銅鼓由銅釜發展演變而來,形似圓
墩,平面曲腰,中空,無底,大小、輕重不一。大者直徑1米以上,小者僅10餘釐米,重量幾十斤至數百斤不等。銅鼓體形凝重,精美大方,鼓面多鑄有太陽紋、翎眼紋、雲紋、乳釘紋、櫛紋、遊旗紋等紋飾,有的鼓邊還環鑄蛙、龜、牛、馬等立體裝飾。鼓身亦多環鑄各種紋飾,並鑄有鼓耳和合範縫。根據其形制、紋飾和鑄造工藝,通常分為萬家壩、石寨山、冷水衝、遵義、麻江、北流、靈山、西盟8種類型。壯族先民所鑄的北流型、靈山型和冷水衝型銅鼓,是銅鼓極盛時期的標誌,反映了當時高超的金屬冶煉和鑄造工藝。

銅鼓藝術價值

銅鼓是壯族的藝術珍品,在古代還被看作是一種神器,具有多種功能和作用。古代它主要被用做祭神時的法器、禮器,平時多藏於洞穴之中或埋於地下,是不能隨便敲擊使用的。後來逐漸成為統治者權力和地位的象徵。擊鼓可以聚眾議事,甚至可以作為作戰的號角。鼓在權威在,失去了銅鼓,就意味着失去了統治地位。此外,銅鼓還被視為財富的象徵。明清以後,隨着社會的發展變化,銅鼓才逐漸被作為純粹的樂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