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銅鼓十二調

鎖定
銅鼓十二調,貴州省貞豐縣的民族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銅鼓十二調”主要流傳在貴州省貞豐縣、鎮寧自治縣布依族聚居區,並輻射到關嶺自治縣、六枝特區、普定縣等周邊布依族地區,形成了一個覆蓋幾縣範圍的布依族民間銅鼓文化圈。 [12] 
布依族使用銅鼓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使用銅鼓且有文獻記載可追溯到東漢、魏晉時期。銅鼓十二調由“喜鵲調”“散花調”“祭鼓調”“祭祖調”“三六九調”“祭祀調”“喜慶調”等組成,是在慶典、祭祖、祭祀等儀式中表達布依族特性的民族音樂,給人視覺聽覺強烈的衝擊力,倍感布依古樸、厚重、濃濃的古樂韻味。 [1] 
2006年5月20日,銅鼓十二調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遺編號為Ⅱ-60 [2] 
中文名
銅鼓十二調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申報地區
貴州省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遺產編號
Ⅱ-60

銅鼓十二調歷史淵源

鎮寧銅鼓十二調 鎮寧銅鼓十二調
在先秦時期,布依族先民就使用過銅鼓,只是這一時期還沒有關於銅鼓的文獻記載。但晉寧石寨山及相鄰的江川李家山、楚雄萬家壩、祥雲大波那等地出士的銅鼓,許多學者認為應屬於“耕田,有邑聚”的“推鬢”民族,而這一族系應與古老民族“百濮”有關。關於布依族的族源,學術界有人認為布依族族源是濮族。雲南大學教授尤中認為貴州境內的布依族在名稱上都帶有一個濮(今布)字的遺留;江應梁著《説濮》中也有布依族來自濮族的説法。由此可見,先秦、西漢時期布依族先民就使用過銅鼓。
銅鼓響起來 銅鼓響起來
東漢、魏晉是布依族最早使用銅鼓且有文獻記載可追溯到的時期。後漢書·馬援傳》寫道:馬援“好騎,善別名馬,於交趾得駱越銅鼓,乃鑄成馬式,還,上之。”這是中國古代文獻對銅鼓的最早記錄。東漢魏晉時期有關銅鼓記載,凡事明確提及族稱的都與僚有關。裴淵《廣州記》説“俚僚貴銅鼓。唯高大為貴。面闊丈餘,方以為奇,初成懸於庭。克晨置酒招致同類,來者盈川,其中豪富子女,以金銀為釵,執以叩鼓,竟留遺主人,名日‘鼓釵’。”布依族是駱越,俚僚族系的後裔。因此,布依族是最早使用銅鼓的民族之一。
元明清時期,布依族使用銅鼓更為廣泛,而且形成一種習俗。《貴州通志》記載:“仲家……以十二月為歲首,俗尚銅鼓,中空無底,時時擊以為娛。土人或掘地得鼓,即張言諸葛武侯所藏者,富者爭購,即百牛不惜也。”《皇清職貢圖》卷八又説:“補籠苗……散處貴陽,安順、南籠、平越、都勻等處……首男女相聚擊銅鼓,吹蘆笙為樂。”《黔苗詩説》也説補籠風俗未相懸,仲子分支色總研。獨怪殘冬寒雪裏,齊撾銅鼓樂新年。“補籠”為仲家之一支(“仲子分支”)。“仲家”即今布依族。
許多布依族村寨仍保留有使用銅鼓的習俗,幾乎所有的布依族村寨都有一面銅鼓。 [3] 

銅鼓十二調基本特徵

銅鼓十二調曲調多樣

銅鼓 銅鼓
在擊銅鼓中會使用銅調,一般是十二調,這也是銅鼓十二調的來歷。分別由“喜鵲調”“散花調”“祭鼓調”“祭祖調”“三六九調”“祭祀調”“喜慶調”等組成。在慶典,祭祖、祭祀等儀式中演奏的音樂還會使用傳統的曲牌,也分為十二調。如“祭樂”就有一套傳統曲牌,分12段:祭神調、助戰調、滅火調、送葬調、迎客調、豐收調、狂歡調等。演奏中經常由銅鼓擔任主奏,輔以皮鼓、鑼、手鑔等,曲調雄渾厚重、親切感人。演奏中左右手鼓槌上下交替,鼓心、鼓足、鼓邊的敲擊聲輕重、緩急交錯,給人視覺聽覺強烈的衝擊力,倍感布依古樸、厚重、濃濃的古樂韻味。代表作品有“喜鵲調”“散花調”“祭鼓調”“祭祖調”“三六九調”“祭祀調”“喜慶調”等。 [4] 

銅鼓十二調規矩嚴格

銅鼓敲擊有主調、送調和哀調、喜調之別。每一調的結構有頭、腹、尾之分,手法上亦有輕重之別。每一調的敲擊因場所不同而異。春節期間常是頭、腹、尾連續擊打,喪禮上只取腹而丟頭去尾。春節期間的銅鼓敲擊從大年三十起,最短打到正月十五,最長可到正月三十。敲擊的鼓調可有長套、只曲,亦可有短套。這一時段還是初學擊打銅鼓的最佳練習時段,不管你打得好與壞,以“樂"為上。喪禮上的銅鼓擊打要求較高,制約較多,有悲傷、神聖之要求,此時只能由“摩師”敲擊。按照喪禮的規格,在整個辦事過程中,最少打三次,最多打二十餘次,每次擊打的速度與特定的喪禮程序相結合,不能錯亂。 [4] 

銅鼓十二調傳統寓意

布依族視銅鼓為有靈性之物,兩耳上繫着紅綢以示鎮壓邪惡,只在過年或“砍嘎”、送喪等隆重場合時使用。平時會將其放進谷堆中存放或者用以一丈二的紅布遮蓋。每次動用銅鼓時,都要舉行莊嚴而神秘的祭鼓儀式。寨中的長者率領寨中所有已成家立業的男人一起進行。長者帶頭喊出他們祖輩相傳的祭鼓詞,晚輩們附和着長者,潑出碗中敬神的米酒。先由寨中的老人打三錘。第一錘敬天神,第二錘敬地神,第三錘敬神鼓。這樣神鼓就會保佑風調雨順。 [4] 

銅鼓十二調傳承方式

銅鼓作為關嶺北盤江流域布依人的神鼓,一般由家族中的長房或幺房保管,啓用銅鼓有一定的儀式,常由布依“摩師”、寨老掌握,以傳男不傳女的方式沿襲至今。擊打的時間和空間只在春節、喪禮之際,從古至今不變。 [5] 

銅鼓十二調傳承保護

銅鼓十二調傳承價值

作為民族文化和區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銅鼓始終與布依族的生活、文化樣式聯繫在一起。中國歷史上許多古樂器隨着時代的變遷而消逝,但布依族地區的銅鼓音樂文化卻傳承下來,保留至今。銅鼓十二調是內容豐富的古代音樂作品和古代音樂信息的寶庫。 [6] 

銅鼓十二調傳承人物

銅鼓十二調 銅鼓十二調
王永佔,男,布依族,1941年生,貴州貞豐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銅鼓十二調代表性傳承人。1961年從大哥王永正學藝,是銅鼓十二調的第四代傳人。其代表演出作品曾在四屆貞豐“六月六”布依風情節演出,並被貴州省花燈劇團錄製為背景音樂。近年來從事傳承活動,培養出多名銅鼓演奏藝術人才 [7] 
王芳仁,男,布依族,1930年生,貴州安順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銅鼓十二調代表性傳承人。自幼隨父親學習銅鼓演奏,隨民間文藝隊到各地演出。他熟練掌握各種銅鼓調,演奏節奏明快、鏗鏘有力、聲情並茂、寓意深刻,具有濃郁的布依族音樂文化色彩。多次參加省市縣演出並獲獎,代表作品有《祭鼓調》《敬鼓調》《喜慶調》等 [8] 

銅鼓十二調傳承狀況

現代經濟、技術的發展和外來文化的衝擊導致人們的審美方式迅速改變,自古流傳的布依族銅鼓調現已少有人知,很難引起年輕人的興趣,銅鼓調的傳承已處於瀕危狀態,亟待搶救、保護。 [6] 

銅鼓十二調保護措施

黔西南州及貞豐縣重視布依族“銅鼓十二調”音樂文化的挖掘、保護與傳承。投入了大量資金,建造了者相三岔河銅鼓文化廣場、縣城豐茂銅鼓文化廣場。並建立了納秧村、對門山村等布依族銅鼓音樂文化生態保護村;成立了布依族銅鼓音樂文化表演隊,排演了《銅鼓十二調》《銅鼓舞》《豐收舞》等以銅鼓音樂文化為主題的布依族銅鼓音樂、舞蹈節目,並在每年的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六月六”風情節及布依族古歌大賽等民族節慶賽事活動中展演。 [9]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文化館被列為銅鼓十二調的保護單位。 [10]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銅鼓十二調”項目保護單位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13] 

銅鼓十二調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2年,“銅鼓十二調”首次從民間登上鎮寧自治縣舉辦的迎新晚會舞台。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