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銅工藝品

鎖定
銅工藝品,指的是銅質工藝品的簡稱。銅工藝品有青銅器司母戊鼎等。就銅器的使用規模、鑄造工藝、造型藝術及品種而言,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的銅器可以與中國古代銅器相比擬。
工藝品英文名:artefact 。工藝品概念:手工藝的產品,即通過手工將原料或半成品加工而成的產品,是對一組價值藝術品的總稱。它包括的種類很多,有漆器,陶器,瓷器,民間工藝,木雕工藝品,樺樹皮工藝品,麥秸工藝品,石灣公仔等。工藝品來源與生活,卻又創造了高於生活的價值。它是人民智慧的結晶,充分體現了人類的創造性和藝術性,是人類的無價之寶。
中文名
銅質工藝品
外文名
artefact
簡    稱
銅工藝品
製    作
手工將原料加工而成的產品

目錄

銅工藝品青銅器

銅器。在我國古代多指青銅器,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秦漢時代,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最初出現的是小型工具或飾物。夏代始有青銅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並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銘文逐漸加長,花紋繁褥富麗。隨後,青銅器胎體開始變薄,紋飾逐漸簡化。春秋晚期至戰國,由於鐵器的推廣使用,銅製工具越來越少。奏漢時期,隨着瓷器和漆器進入日常生活,銅製容器品種減少,裝飾簡單,多為素面,胎體也更為輕薄。中國古代銅器,是我們的祖先對人類物質文明的巨大貢獻,雖然從考古資料來看,我國銅器的出現,晚於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銅器的使用規模、鑄造工藝、造型藝術及品種而言,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的銅器可以與中國古代銅器相比擬。這也是中國古代銅器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有獨特地位並引起普遍重視的原因之一。

銅工藝品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商代後期(約前14至前11世紀)由王室所鑄,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陽市郊出土,因鼎身內部鑄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銅器代表作,現藏中國國家歷史博物館。 此鼎的國博文字牌名是“後母戊鼎”。然而,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商王元配用“後”字做頭銜。例如武丁元配在傳世文獻和甲骨文中都被稱為“婦好”,絕無“後好”、“好後”字樣出現。徐中舒主編的《甲骨文字典》稱卜辭用“毓”為“後”,而司(si)的反寫式“後”讀音不變,還讀“si”。新鼎名“後母戊”的推出導致的邏輯推論是:卜辭沒有“司(si)”字。
後母戊鼎(原名“司母戊鼎”)是商後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至公元前)
司母戊大方鼎出土地殷墟博物苑
銅工藝品 銅工藝品
十一世紀鑄品,原器1939年 3月出土於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此鼎形制雄偉,832.84千克。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9釐米,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後母戊鼎初為鄉人私自挖掘,出土後因過大過重不易搬遷,私掘者又將其重新掩埋。後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當年村民鋸下一隻鼎耳,由於歷史原因無法找到,如今看到的是後來補鑄上去的,成為了一大遺憾。新中國成立後,於1959年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
鼎身呈長方形,口沿很厚,輪廓方直,顯現出不可動搖的氣勢。後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面外,其餘各處皆有紋飾。在細密的雲雷紋之上,各部分主紋飾各具形態。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四面交接處,則飾以扉稜,扉稜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鼎耳外廓有兩隻猛虎,虎口相對,中含人頭。耳側以魚紋為飾。四隻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三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面。據考證,後母戊鼎應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紋飾、工藝均達到極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峯時期的代表作。
後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偉,氣勢宏大,紋勢華麗,工藝高超,又稱後母戊大方鼎,高133釐米、長110釐米、寬78釐米、重約832千克,鼎腹長方形,上豎兩隻直耳(發現時僅剩一耳,另一耳是後來據另一耳複製補上),下有四根圓柱形鼎足,是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該鼎是商王武丁的兒子為祭祀母親而鑄造的。
保持銅雕原貌,有個收藏保管問題,銅雕在地下經過長期腐蝕氧化,質地已不堅固,特別是半脱胎銅雕,甚至比瓷器還易損,因此對銅雕妥善保存,防止出土後受損,對投資者來説十分重要。
出土的銅雕經常是泥鏽混濁,紋飾不清,進行適當的清洗,讓泥土自行脱落,而後用小毛刷輕輕刷洗,遇到有影響紋飾的土鏽,可用小竹籤慢慢剔除,切忌用銅刷或硬毛刷着力刷洗,更不能用利器清理打磨,否則會毀壞銅雕,而失去收藏價值。
那麼如何對銅雕進行保護保養呢?
①氧化銀法。用氧化銀與氧化亞銅接觸,封閉氯化亞銅的暴露面,達到控制腐蝕銅雕的目的。先用機械方法,剔除粉狀鏽,露出灰白色蠟狀物氯化亞銅。然後將氧化銀與酒精調成糊劑,塗在氯化亞銅表面,並置於潮濕環境中,使其充分作用,形成氧化亞銅和氯化銅,覆蓋氯化亞銅表面。兩者皆為穩定性鹽,如此多次操作,直至將器物置於高濕環境中仍不出現粉狀鏽的腐蝕點為止。此法適於斑點狀局部腐蝕的器物及有金屬鑲嵌物的器物。
苯駢三氮唑法。苯駢三氮唑是雜環化合物,與銅及其鹽類能形成穩定絡合物,在銅合金表面生成不溶性且相當牢固的透明保護膜,使銅雕病被抑制並穩定下來,防止水蒸氣和空氣污染物的侵蝕。用蒸餾水和甲苯、丙酮等有機溶劑,清除銅雕表面泥土油污,然後浸入苯駢三氮唑酒精溶劑中進行滲透,即可形成絡合物保護膜。但苯駢三氮唑易受熱昇華,失去保護作用,所以最後應在銅雕表面塗一層高分子材料,做封護膜。
③鹼液浸泡法。將被腐蝕的銅雕置於倍半碳酸鈉溶液中浸泡,使銅的氯化物逐漸轉換為穩定的銅的碳酸鹽,銅雕的氯離子被置換出來轉入浸液中。浸液需定時更換,直至浸液中無氯離子出現為止。隨後將器物用蒸餾水反覆清洗,除去鹼液,乾燥後封護。鹼溶液僅把氯化物提取出來,保留着色彩斑斕的孔雀石等腐蝕層,不損害銅雕的原貌。此法缺點是置換反應時間長;另外氯化物不僅附在鏽層表面,而且已滲入器物腐蝕結殼的深部,難以置換徹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