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銅山辦事處

鎖定
銅山街道辦事處位於江蘇省儀徵西北部,銅山辦事處相距儀徵市區10公里,境內擁有“三山五湖”等自然資源,其中大銅山山勢巍峨起伏,由東展西,頂峯高度海拔149.7米,是蘇中地域內海拔最高、植被最好、礦藏最豐富的一座山。銅山地下藴藏着豐富的礦泉水資源(1991年獲國家級鑑定)。1996年,銅山因其獨特的旅遊資源優勢,被省農林廳批准建設森林公園。1999年10月正式開始對遊人開放。
中文名
銅山辦事處
別    名
銅山鎮
銅山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辦事處
所屬地區
江蘇省儀徵市
下轄地區
8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
電話區號
0514
地理位置
華東地區、蘇中地區
面    積
68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
3萬
方    言
江淮官話儀徵話、南京官話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銅山森林公園
銅山小鎮
機    場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火車站
儀徵站
車牌代碼
蘇·K

目錄

銅山辦事處概況

銅山有山有水,環境優美,境內大銅山上各種樹木達50多種,有近30種鳥類常棲此山,有上百種的名貴中草藥。此外,山上還有天池、太師椅、仙人洞、奇石等自然景觀,可謂得天獨厚。
銅山之所以取名銅山,據史載,漢高祖哥哥劉仲的兒子吳王劉濞,一心想謀權篡位,他悄悄地因山鼓鑄,靠海煮鹽,暗地裏招降納叛,擴張勢力。《隆慶儀真縣誌》上就記載了大小銅山均是吳王劉濞鑄錢的地方,並留有“吳王當年不盡忠,因山鼓鑄欲無窮,天知瘠土民思善,從此銅山不產銅“的詩句。1995年銅山鄉政府辦公樓前方發現一口保存完整的漢代古井,可窺見當年之一斑。
史載公元前159年,漢高祖劉邦駕崩,漢景帝劉啓繼位。漢景帝繼位後,開始削弱地方勢力,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這就如同給吳王劉濞的謀反活動增加了催化劑,加快了吳王的謀反進程。公元前152年,吳王劉濞聯絡楚王、趙王等其他六國共同叛亂,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然而,不得人心的舉動終究是不能長久的,那場叛亂很快地被漢景帝平息,吳王劉濞逃至東越(今浙江紹興一帶),被東越人殺害。
儀徵市銅山辦事處是2007年5月,市委、市政府為打造城市綠肺,建立都市“後花園”而成立的服務棗林灣園區建設的一個派出機構。區域轄 8個行政村,2個場圃,2個居委會,8000多户,2.6萬人口,區域面積68平方公里。
近年來,銅山辦事處在市委、市政府和園區黨工委、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緊扣“打造生態板塊,建設和諧園區”這個主題,牢牢把握“服務上水平、工作爭第一”這根主線,弘揚“孺子牛、老黃牛、託荒牛”的“三牛”精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2010、2011、2012連續三年獲得儀徵市農業農村工作一等獎,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農村環境長效管護、高效規模設施農業、綠化造林等工作優勝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計劃生育、信訪、安全生產、人武、民政、勞保等工作均獲儀徵市先進集體。辦事處圍繞“做優項目服務,做細社會管理,做實拆遷流轉,做強民生事業,做活四有一責,做美生態環境”,精心打造“天上人間棗林灣,和諧安康新家園”。通過大量細緻、紮實有效的工作,現在銅山辦事處生態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處處山清水秀,景色怡人,成為儀徵生態板塊的一顆明珠,儀徵美好鄉村的一張縮影。

銅山辦事處沿革

1949年為銅山鄉,1964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47平方千米,人口1.8萬人,轄程營、拾莊、銅山、軍民、紅光、周窪、前進、棗林、墩塘、野山、光華、公壩、山頭13個行政村和銅山居委會。
2000年4月,撤銷銅山鄉、馬集鄉合併設立馬集鎮。2003年,馬集鎮轄馬集、銅山街道2個居委會和八里、岔鎮、合興、蔡湖、愛國、新民、邱營、秦橋、恆華、張山、金營、程營、棗林、前進、紅光、軍民、野山、銅山、張營、方營20個行政村。

銅山辦事處城鄉分類

321081409:
~001 111銅山街道居委會
~002 111三十里鋪居委會
~200 220程營村
~201 220棗林村
~202 220前進村
~203 220紅光村
~204 220野山村
~205 111銅山村
~206 220長山村
~207 220安墩村

銅山辦事處簡介

銅山辦事處成立於2007年5月11日,辦公地點坐落在蘇中第一峯的銅山腳下(海拔149.7米),轄區內包括2個場圃(市園藝試驗場、市試驗林場),8個行政村(由原馬集鎮的棗林、紅光、程營、前進、銅山、野山等6個村與原青山鎮的安墩、長山等2個村),總人口2.8萬,總面積68.76平方千米。地處儀徵西側丘陵山區,與城區緊密相連。東距揚州城9千米,南臨328國道,距南京城60千米,與南京市六合區毗鄰,境內有十里綿延起伏的長山和獨特稀有紅砂堆積而成的紅山,有2條儀徵市主要河流過境,還有紅山體育公園、省級森林公園和10座小Ⅱ型以上水庫。
銅山辦事處主要承載服務棗林灣生態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任務,擔負着區域內社會事務管理和維護區域社會穩定的職能。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