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銅匭

鎖定
銅匭,是由武則天命人所造銅製的匣子,類似於檢舉箱、報冤盒,用來隨時接納天下表疏。 [1] 
銅匭分為四匭,分別是延恩匭(養民勸農)、招諫匭(評判朝政)、伸冤匭(申訴冤屈)、通玄匭(建言獻策)。任何人都可根據意願將文字投入其中一匭,於是民情大多被朝廷知悉。 [2] 
武則天設銅匭,並設“匭函”,是對古代信訪制度的創新發展,開闢了一條最高統治者瞭解下情的渠道,在我國信訪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 
中文名
銅匭
類 別
檢舉箱
創 作 者
武則天
文獻記載
《資治通鑑》
創造時間
唐朝

銅匭發展歷史

垂拱二年(686年)三月,武則天下令製造銅匭,置於洛陽宮城前,分為延恩匭(獻賦頌、謀求仕途者投之)、招諫匭(言朝政得失者投之)、伸冤匭(有冤抑者投之)、通玄匭(言天象災變及軍機秘計者投之)四匭,隨時接納天下表疏。 [1] 

銅匭配置

銅匭分四枚,共為一室,列於廟堂。

銅匭延恩匭

方位:東方木位,主春,其色青,配仁,仁者以亭育為本,宜以青匭置之於東。
功能:有能建言以養人及勸農之事者,可投書於青匭。

銅匭招諫匭

方位:南方火位,主夏,其色赤,配信,信者風化之本,宜以丹匭置之於南
功能:有能正諫論時政之得失者,可投書于丹匭。

銅匭申冤匭

方位:西方金位,主秋,其色白,配義,義者以決斷為本,宜以素匭置之於西
功能:有欲自陳屈抑者,可投書於素匭。

銅匭通玄匭

方位:北方水位,主冬,其色元,配智,智者謀慮之本,宜以玄匭置之於北
功能:有能建言獻策以謀智者,可投書於玄匭。 [4] 

銅匭管理

正諫大夫、補闕、拾遺分別一人掌管,擔任知匭使,並設立匭使院,在朝堂前主管銅匭之事。
每天所有的投書到晚上一併遞交朝堂。所由之官,節級科罪,冀寰中靡隔,天下無冤,理匭以御史中丞侍御史一人充使。 [4] 

銅匭意義

武則天設銅匭,並設“匭函”,則是武則天對唐代信訪制度的創新與發展。
由於登聞鼓和肺石均有金吾衞防守,百姓畏而不敢進前。武則天儘管在垂拱元年二月下詔朽:“朝堂所置登聞鼓及肺石,不須防守,有撾鼓立石者,令御史受狀以聞”,但效果不是太理想。
為進一步革除言路之弊,唯有創新“信訪”制度,於是在“垂拱二年三月,初置匭於朝堂,有進書言事者,聽投之”。
“匭”是一種銅鑄的大閘子,最初設青丹、白、黑四個不同顏色的“匭”,分養民勸農、議論時政、陳訴冤屈、告天文密策四類,受理不同信訪投書。後合成一匭,但仍有四個投書口。
匭由專職官員管理,以確保言路暢通,下情上達,稱為“知匭使"和“理匭使"。投匭制度開闢了一條最高統治者瞭解下情的渠道,在我國信訪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 
參考資料
  • 1.    《資治通鑑·唐紀十九》:垂拱二年……三月,戊申,太后命鑄銅為匭,置之朝堂,以受天下表疏銘。其東曰“延恩”,獻賦頌、求仕進者投之;南曰:“招諫”,言朝政得失者投之;西曰:“伸冤”,有冤抑者投之;北曰:“通玄”,言天象災變及軍機秘計者投之。命正諫、補闕、拾遺一人掌之,先責識官,乃聽投表疏。
  • 2.    《舊唐書·本紀·卷六》:三月,初置匭於朝堂,有進書言事者聽投之,由是人間善惡事多所知悉。
  • 3.    金榮洲.武則天與理匭“信訪”制度:中州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2012:9
  • 4.    《唐會要·卷五十五》:“垂拱二年六月,置匭四枚,共為一室,列於廟堂。東方木位,主春,其色青,配仁,仁者以亭育為本,宜以青匭置之於東,有能告朕以養人及勸農之事者,可投書於青匭,名之曰延恩匭。南方火位,主夏,其色赤,配信,信者風化之本,宜以丹匭置之於南,有能正諫論時政之得失者,可投書于丹匭,名之曰招諫匭。西方金位,主秋,其色白,配義,義者以決斷為本,宜以素匭置之於西,有欲自陳屈抑者,可投書於素匭,名之曰申冤匭。北方水位,主冬,其色元,配智,智者謀慮之本,宜以元匭置之於北,有能告朕以謀智者,可投書於元匭,名之曰通元匭。宜令正諫大夫補闕拾遺一人充使,於廟堂知匭事。每日所有投書,至暮並進,又三司授事,本防枉滯,如有人訴冤屈抑,不得與投匭之列,後方獲申明。所由之官,節級科罪,冀寰中靡隔,天下無冤,理匭以御史中丞侍御史一人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