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銀行效率

鎖定
銀行效率是指銀行業務活動中的投入與產出或者成本收益之間的對比關係。銀行效率是銀行業競爭力的集中體現,提高銀行業效率是防範金融風險,推動銀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 [1] 
中文名
銀行效率
類    型
經濟術語

目錄

銀行效率內容

銀行規模效率
規模效率衡量銀行在長期成本曲線的最低點(即處於最佳規模)生產時成本減少的水平。如果產出增長率高於成本增長率,則該銀行處於規模有效率狀態,通過擴大規模可以使效率提高;相反,當產出增長率低於成本增長率時,則此時該銀行處於規模無效率狀態,規模擴大會造成資源浪費;當產出增長率等於成本增長率時,則該銀行處於常數態規模效率。
銀行範圍效率
範圍效率是指銀行是否提供了最節省投入成本的業務組。在給定產出水平上,如果經營多種業務的銀行的成本低於專業經營銀行的成本,那麼,經營多種業務的銀行存在範圍效率;如果經營多種業務的銀行的成本高於專業經營銀行,則存在着範圍不經濟。銀行出現業務範圍效率的主要原因是對各種投入的分享,固定成本分攤或信息互補可以使得平均成本下降。然而,範圍的擴大也可能導致範圍不經濟
銀行的X-效率
傳統理論認為銀行效率來自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但國外學者研究表明,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效應在銀行業中並不顯著。目前X-效率被認為是決定金融機構經營績效至關重要的因素。

銀行效率相關分析

銀行效率可以從微觀層面和宏觀層面兩方面加以評價。從微觀層面看,銀行效率是指各商業銀行所完成的金融資源配置達到最優,也就是投入與產出達到最優。
從宏觀層面看,銀行效率就是銀行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就是整個銀行要素的投入與國民經濟的增量和增長質量進行對比。
從本質上講,它是銀行對其資源的有效配置,是銀行市場競爭能力、投入產出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總稱。銀行效率反映了商業銀行將多種資源轉化為各種金融服務的能力,對商業銀行效率進行評價,可以瞭解其自身資源的配置與運用是否達到最適,有助於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者明確自身在同業中所處的地位以及與其他銀行之間的差距,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改善經營和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
銀行效率是包含銀行效益的對商業銀行經營活動的更全面的評述。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