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銀簪子

鎖定
《銀簪子》是由蕭菊貞執導的紀錄電影,於2000年在金馬影展上映 [1] 
該片以蕭菊貞祖母留下來的銀簪子為線索,從女兒的角度,去看待來到中國台灣身為士兵的父親與他們那一代人的故事 [2] 
中文名
銀簪子
外文名
Yin tzan-tze
製片地區
中國台灣
導    演
蕭菊貞
類    型
紀錄片
片    長
90分鐘
上映時間
2000年
對白語言
普通話
色    彩
彩色
主要獎項
2000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銀簪子劇情簡介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從中國內地撤退到中國台灣,帶來了六十萬大軍。他們以為不久就能反攻中國內地並回家。所有人沒想到一呆四十年,兩岸才開放。於是,這羣老兵成為台灣與內地間最尷尬的一羣人。退伍的外省士兵娶了本省女孩,在台灣落地生根了。老兵的女兒知道,父親插在心頭的那支銀簪子,是對家園牢牢的的思念和內疚 [3-4] 

銀簪子幕後製作

導演
導演(5張)
在拍攝完紀錄片《紅葉傳奇》後,導演蕭菊貞便開始構思紀錄片《銀簪子》的創作。然而因為中國台灣的政治氣氛以及社會情境,讓蕭菊貞感覺有些“不合時宜”、“格格不入”,所以該片才遲遲未開始拍攝。1999年,該片正式開拍 [5]  。該片使用16mm電影膠片拍攝而成,因為沒有獲得電影發行商的支援,蕭菊貞靠着個人的能力包辦所有的發行宣傳大小事宜 [6] 

銀簪子主創團隊

導演
蕭菊貞 [2] 
聲音
杜篤之
剪輯
陳博文
策劃
蕭菊貞
攝影
秦鼎昌
製片
杜篤之 [7] 

銀簪子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2000年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1] 

銀簪子發行信息

上映日期
上映時間
地點
2000年
金馬影展
2000年
台灣紀錄片節 [4] 
2001年
中國台灣 [8] 
2007年
國立台灣美術館

銀簪子作品評價

蕭菊貞的紀錄片《銀簪子》以找尋祖母的銀簪子為發想,回溯其父的生命故事,從而衍生及其父與友朋的老兵遷徙紀事。該片擴散出去的面向與弧度不只是蕭菊貞父親的個人生命史,住在屏東榮民之家的父親的友人,以及其他無家可回的老人,亦是影像聚焦之處。關於這些被遺忘的、家已非家的老人,再現了在大時代的命運推移之下,永遠失落的家園記憶。紀錄片《銀簪子》那種靜止與動感、特寫與遠距的感覺同時存在,體現了人領受時間領會能力之侷限,表達了仍可以不向暴亂龐大生命景觀投降的意志 [5]  (範宜如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