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氏銀漢魚

鎖定
白氏銀漢魚,學名:Atherina bleekeri (Günther, 1868),為銀漢魚科銀漢魚屬的一種魚類。體長一般在100毫米以內。體細長,側扁,背緣圓凸,腹緣較狹;體長為體高6.1~6.7倍,為頭長4.5~4.8倍。頭短而尖,背面寬平;頭長為吻長3.6~4.2倍,為眼徑2.5~2.8倍。眼大,距吻端較距鰓蓋後緣為近。眶上骨微突起。眼間隔寬,微凹,稍小於眼徑。鼻孔小,位於眼的前方。 口小而斜,上下頜約等長,或上頜稍長;前頜骨能伸縮,上頜骨後端伸達眼前緣下方。為中國沿海習見魚類。
別    名
銀漢魚,重鱗魚
中文學名
白氏銀漢魚
拉丁學名
Atherina bleekeri (Günther, 1868)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銀漢魚目
銀漢魚科
銀漢魚屬
白氏銀漢魚

白氏銀漢魚形態特徵

白氏銀漢魚 白氏銀漢魚
背鰭Ⅴ~Ⅵ,I-9;臀鰭Ⅰ-12~14;腹鰭I-5; 縱列鱗44~45,橫列鱗7。
體細長,側扁,背緣圓凸,腹緣較狹;體長為體高6.1~6.7倍,為頭長4.5~4.8倍。頭短而尖,背面寬平;頭長為吻長3.6~4.2倍,為眼徑2.5~2.8倍。眼大,距吻端較距鰓蓋後緣為近。眶上骨微突起。眼間隔寬,微凹,稍小於眼徑。鼻孔小,位於眼的前方。 口小而斜,上下頜約等長,或上頜稍長;前頜骨能伸縮,上頜骨後端伸達眼前緣下方。牙細小,上下頜及犁骨牙各成一狹帶。舌大,遊離,前端圓形,舌上無牙。鰓孔甚大,鰓蓋膜分離,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5;前鰓蓋骨邊緣波曲,具突起;鰓蓋骨邊緣光滑。鰓耙細長,5~7+21~24,上鰓耙較短。
白氏銀漢魚 白氏銀漢魚 [1]
鱗大,圓鱗,體全部被鱗,頭部無鱗;鱗片後緣波曲,呈鋸齒狀,前緣中央有一柄狀突出。無側線。
背鰭2個。第一背鰭具5~6鰭棘,起點距尾鰭基底較吻端為近,鰭棘細弱,各鰭棘約等長。第二背鰭具1鰭棘,9鰭棘,起點與臀鰭第五鰭條相對,鰭棘弱而短,前後部鰭條較長。臀鰭與第二背鰭相似,大於第二背鰭;具1鰭棘,12~14鰭條。胸鰭高位,尖形,其長大於吻後頭長。腹鰭位於胸鰭後部下方,小於胸鰭。尾鰭分叉。肛門位於臀鰭基底前方。
腹膜無色。腸短,腸與胃區分不明顯;無幽門盲囊。鰾無鰾管,前半部較細小,後半部膨大。
體銀白色,背部及頭頂具黑色小點,體側具一寬的銀灰色縱帶,帶寬佔鱗片2~3縱行,吻端黑色。背鰭、臀鰭、胸鰭、腹鰭淺色,尾鰭灰黑色。 [2] 

白氏銀漢魚分佈地區

分佈於太平洋西部。中國南海東海、黃海和渤海均產之。 [1]  [3] 

白氏銀漢魚生活習性

為近海的小型魚類,多棲息於內灣的中上層,常結成小羣,以浮游生物為食,主要攝食橈足類。夜間趨光性強,閩南沿海7到8月燈光誘捕中上層魚類時,銀漢魚常成羣在中心光照區水面作迴旋游泳,為燈光作業兼捕的小雜魚。暖温性近海小型魚類。 [3] 

白氏銀漢魚漁業利用

銀漢魚過去一直被認為沒有經濟價值而受忽視,但終因它種類多,在海洋生物大家庭中佔有一席之地,人們不得不對其刮目相看。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迄今已鑑定出的銀漢魚約有240種之多,而在我國,有記載的還不到10種。其中常見的有白氏銀漢魚、吳氏銀漢魚、凡氏銀漢魚、下銀漢魚等。銀漢魚都棲居在橈足類、糠蝦、無節幼蟲、輪蟲等微小動物豐富的沿海內灣的中上層,它們一生都踏踏實實且辛辛苦苦地通過攝食微小動物將低等的能量轉化成自身的高等能量,以供我們人類或其他大型海洋生物吸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