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銀河的起源

(魯本斯創作油畫)

鎖定
《銀河的起源》(西班牙文:El nacimiento de la Vía Láctea)是佛蘭德斯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1636年至1638年創作的一幅布面油畫,現收藏於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 [1] 
該畫描繪了希臘神話中的一個故事,赫拉女神用她神聖的乳汁哺餵海格立斯,噴出乳液形成了銀河。畫中天后赫拉體態健美壯實,美麗動人,充滿人體的嫵媚優雅。 [2] 
中文名
銀河的起源
外文名
El nacimiento de la Vía Láctea
作    者
彼得·保羅·魯本斯
畫作類型
油畫
材    質
帆布
現收藏地
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
規    格
橫244釐米,縱181釐米
別    名
銀河系的誕生
創作時間
1636年 至 1638年

銀河的起源畫作內容

銀河的起源(圖片來源於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官方網站) 銀河的起源(圖片來源於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官方網站)
畫面中心女神赫拉動手捏出乳汁,哺育又肥又壯的嬰兒,乳汁噴射而出,天帝宙斯卻躲在天后的寶座後。女神赫拉的旁邊有飛翔的蒼鷹和戰車。 [3-4] 

銀河的起源創作背景

該畫作創作於1636至1638年,是魯本斯的晚年作品,該畫是受紅衣主教和西班牙皇家委託創作的。該畫取材於希臘神話,在希臘神話中,主神宙斯與人間女子生下一個孩子,宙斯派僕人把孩子帶到天后赫拉身邊,想借赫拉沉睡的機會吮吸其奶水,以求長生,赫拉從夢中驚醒,慌忙閃躲,奶水噴湧而出,化作天空中燦爛的銀河。而該幅畫作把神話世俗化為人間母親的哺乳圖。魯本斯在創作前畫了很多草圖,對人物形態進行了細節描繪。 [4-5] 

銀河的起源藝術鑑賞

銀河的起源主題

該畫描繪的是銀河的起源,在歷史許多作品中都有敍述銀河的誕生,但通常描繪的是赫拉知道被欺騙後,如何將孩子扔掉和灑出乳汁的,但該畫作構圖的奇妙之處在於,沒有拋出嬰兒,而是抱着嬰兒,這暗示着作者對神話故事進行重新詮釋。 [6] 

銀河的起源形象

銀河的起源局部圖冊
銀河的起源局部圖冊(5張)
畫中女神赫拉體態健壯,美麗動人。周圍的風景異常粗獷卻也不乏細緻,透出光亮的滾滾濃雲與左右明暗的色彩形成了鮮明對比,它們和在女人後面貼近飛翔的蒼鷹以及滾滾的戰車一起打破了畫面的寧靜,使畫面呈現出強烈的躁動和不穩定感。畫面中那位母親的乳汁像是噴射的銀河。 [4] 

銀河的起源色彩

該圖的色彩鮮亮活潑,對比強烈,富有節奏感。尤其是女神赫拉裸體的白皮膚和紅色的披巾,構成了響亮耀眼的色彩效果,並構成了色塊的對比,使畫面顯得富麗華美,而且有激盪的音樂感。 [7] 

銀河的起源歷史傳承

1701年,該畫作由西班牙皇家收藏。
1834年,費爾南多七世去世後,該畫轉存至西班牙皇家繪畫博物館。 [6]  現收藏於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

銀河的起源重要展覽

展覽名稱
展覽地點
展覽時間
Galileo e le Arti
Padua
2017.11.18—2018.01.31
Weltraum - Outer Space
Bonn
2014.10.03—2015.01.18
Historias Naturales
Madrid
2013.11.19—2014.04.27
Rubens
Madrid
2010.11.05—2011.01.23
Presentación junto a 'La huida a Egipto' de Adam Elsheimer
Munich
2005.12.15—2006.02.26
Rubens Universel
Lille
2004.03.06 —2004.06.14
Velázquez, Rubens, Claudio de Lorena y la pintura en la corte de Felipe IV
Bonn
1999.10.07—2000.01.23
Rubens (1577—1640)
Milán
1990.09.10—1990.10.28
Rubens (1577—1640)
Roma
1990.06.12—1990.08.26
Rubens (1577—1640)
Padua
1990.03.25—1990.05.31 [6] 

銀河的起源作者簡介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6.28——1640.5.30),佛蘭德斯畫家。青年時隨凡·努爾特(Adam van Noort,1557—1641)等畫師學畫。1600—1608年在意大利研究文藝復興和17世紀繪畫的表現技法。回國後自設工作室接受訂件,門人和助手亦參與繪製工作。他創作的神話、歷史、宗教、肖像、風景和風俗畫等作品,構圖有氣勢,色彩富麗。1625年起,曾出任西班牙等國外交使節。晚年退出外交活動後創作多親筆完成。其成就在與融合尼德蘭和意大利的藝術傳統,復興了佛蘭德斯畫派,對歐洲繪畫的發展有較大影響。作品有《智者朝聖圖》《農民的舞蹈》《強劫留西帕斯的女兒》《魯本斯和伊莎貝拉·勃朗》《蘇珊娜·芙爾曼像》等。 [1]  [8] 
參考資料
  • 1.    魯本斯畫作  .鳳凰藝術[引用日期2018-04-08]
  • 2.    劉玉成主編,世界人體名畫全集 2,中國工人出版社,2002.04,第169頁
  • 3.    姚冬霞著,神話神畫,新星出版社,2010.01,第57頁
  • 4.    徐慶平主編,人性與神性 西方美術的歷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2.12,第135頁
  • 5.    呂去龍編著,年輕人要知道的100幅世界名畫,北京出版社,2007.04,第112頁
  • 6.    El nacimiento de la Vía Láctea - Colección - Museo Nacional del Prado  .普拉多美術館[引用日期2020-08-05]
  • 7.    張書珩,歐陽雲主編,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 圖文版,遠方出版社,2006.04,第151頁
  • 8.    夏徵農,陳至立主編,大辭海 美術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12,第1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