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鉗牙峽

鎖定
鉗牙峽位於流經田林縣八桂瑤族鄉弄瓦村的馱娘江上, [1]  從弄瓦瑤族鄉的周馬屯上溯七八百米便到。又名“鴛鴦峽”,土名為“內鉗”。“鉗”,壯語意為“陡峭”,又因其最險處的江流一分為二,水窄約1米的右支稱“鉗布”(公),有礁石能通航;水寬達3米的左支稱“鉗牙”(母),可以通航。以水寬可以通航的一支為名,便叫“鉗牙峽”。峽長1.5公里,兩岸石壁削立,最高處離水面約360米,左岸即為雲南省地界。枯水期,江面最寬處10多米,最窄處3米,江流曲折,灘險礁多。
中文名
鉗牙峽
別    名
鴛鴦峽”
“鉗”
壯語意為“陡峭”
峽    長
1.5公里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到西林縣(縣城在今田林定安)任知事的王維淮曾在洪水期間過峽,他在《舟過鉗牙》一詩中這樣描述:
……
天教蠻荒作險阻, 奇約鬼刀兼神工。
洪濤百折急難逞, 奮怒激溢排高空。
轟雷震撼響不歇, 欲倒地軸搖蒼穹。
輕舟獨木倏來過, 氣懾魄動憂心忡。
峽頂及兩壁,林木森森,藤蘿垂江,古樹橫枝,猴啼鳥鳴。崖壁上,乳石累累,千姿百態,似肝肺,似果蔬,似猛虎爪牙,似游龍鱗甲。有的乳石還覆蓋着蘚苔絲草,如顆顆綠絨球。有的石壁,從半山至水面,如同刀斧削平,令人歎為觀止。
峽中還有多處景點,有星星洞、觀音洞、肝肺巖、獨秀峯、卧獅山、元寶山、奶頭山、石林、雙鵝依傍、石槍凌空、蘑菇橫壁、石鼓回聲、中流獅吼等。其中的“中流獅吼”乃是一塊奇石蹲踞江中,形似面向上游吼叫的獅子。“獅子”將江水分為公、母二流,又被江水三面衝激,似在激流中躍躍欲跳。
從前,用人工划船過峽要燒香求神保佑;現在,可乘機動船遊覽此峽。行船峽裏,猶如處在一個特長特大的大石槽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