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鉀鎂煌斑岩

鎖定
鉀鎂煌斑岩(lamproite)是一種超鉀質鎂鐵質-超鎂鐵質超淺成侵入岩或火山岩。鉀鎂煌斑岩與金伯利岩同產於穩定的地台區,並伴有深大的斷裂活動,常呈岩牀、巖牆或小巖體產出。 [1] 
中文名
鉀鎂煌斑岩
外文名
lamproite
形    成
白榴石、火山玻璃
含有礦物
輝石、橄欖石
產    地
澳大利亞西部阿蓋爾
種    類
淺成侵入岩-脈岩類

鉀鎂煌斑岩來源

20世紀70年代末,在澳大利亞發現了富含金剛石的鉀鎂煌斑岩,引起世人矚目。

鉀鎂煌斑岩礦物組成

組成鉀鎂煌斑岩的礦物主要是一些富鉀和富鈦的礦物。除含有橄欖石(粗晶及斑晶)、金雲母(斑晶及嵌晶)外,還可含鉀鹼鎂閃石及白榴石、透輝石;副礦物的類型複雜,但以含鈦礦物為主,也含有鉻鐵礦、石榴子石及硫化物等。鉀鎂煌斑岩的基質中可以含有玻璃質,但多數已脱玻化,這是與金伯利岩不同之處。
與金伯利岩相比,鉀鎂煌斑岩SiO2含量高(40%);MgO、K2O含量高於一般鎂鐵質巖,而Al2O3含量低,是一種過鉀質巖類。
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輝石、橄欖石等礦物

鉀鎂煌斑岩特徵

煌斑岩呈深褐色,開挖後會變軟。遇水則強度變差,屬於軟弱夾層,對地質不利。

鉀鎂煌斑岩結構構造

常見的岩石結構有粗晶斑狀結構、顯微斑狀結構、自交代結構、次變邊結構和包含結構等。岩石多為塊狀構造。 [2] 

鉀鎂煌斑岩產地

2007年底,湖北大洪山火山地質公園委託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學院對該地區的地質考察報告已完成。專家們在大洪山發現了世界上罕見的鉀鎂煌斑岩巖帶,從而證實了大洪山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
1972年底,省地質八隊在隨州長崗鎮楊家灣考察,發現了暴露在山脊上的罕見巖體,首次提出該巖體可能是金伯利岩。1988年,一支研究組進駐大洪山,進行了長期的實地考察。
[3] 
2007年7—9月,中國地質大學資源學院專家多次進入大洪山。他們認為,大洪山地處我國中央造山帶南側、秦嶺造山帶與揚子板塊的接合部,是一條巨型的碰撞帶(斷裂帶)。
根據考察,大洪山多為海底火山,位於琵琶咀水庫南部的火山遺蹟是發現的唯一陸相火山,噴出時代為晚白堊紀(7000萬~6500萬年)。
近10年的研究結果表明:大洪山“金伯利岩”實為鉀鎂煌斑岩。隨後,專家在隨州、宜城、鍾祥、京山發現了近百個鉀鎂煌斑岩體,構成長約70公里、寬1—6公里的巖帶。該巖帶是我國發現的鉀鎂煌斑岩中規模最大、巖體數目最多的巖帶。它在世界上分佈極少,尤其是由海底火山爆發形成的鉀鎂煌斑岩在世界上尚屬首例。它含金剛石的可能性雖被否定,但科研價值不容忽視。
參考資料
  • 1.    桑隆康、馬昌前編,《岩石學》(第二版),地質出版社,第224頁
  • 2.    桑隆康、馬昌前編,《岩石學》(第二版),地質出版社,第226頁
  • 3.    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