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鈎翅大蠶

鎖定
鈎翅大蠶(Antheraea assamensis Helfer, 1837)是鱗翅目蠶蛾科柞蠶屬的一種昆蟲。分佈在廣東, 雲南(盈江)以及加里曼丹。
中文名
鈎翅大蠶
拉丁學名
Antheraea assamensis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鱗翅目
大蠶蛾科
柞蠶屬
鈎翅大蠶
命名者及年代
Helfer, 1837

鈎翅大蠶形態特徵

翅長70—75mm,體長30—35mm。頭赭褐色,觸角褐黃色雙櫛形;頸板及前胸前緣白色、間雜有紫紅色鱗毛:前翅鏽紅色,內線赭棕色呈圓弧形,內側有白色鑲邊,中線模糊不清,棕色呈散雲形.外淺不明顯.亞外緣線棕色,外側污白色。內側棕色,外側至外緣間色淡呈污黃色:前翅頂角顯著外突.端部尖向側下方伸出呈鈎狀,在頂角內側與前緣間色稍淡,並有波浪形紋;中室端有較小的黃褐色眼形斑,斑的中間有豎立的半透明線紋,外圍有黑色細線條圓圈,后角較直;後翅比前翅色略深,內線棕赭色齒形,亞外緣線棕色雙行,兩行間色稍淺,中室端的眼形紋四周的黑色線形紋圓圈比前翅略寬,圈中內側少伴有黑色半月形斑,中間有一條半透明縫,另半棕黃色;前、後翅反面有紫粉色鱗片,內線不明顯,外線寬無白色鑲邊;前翅中室端眼形紋外圈的黑線不見,頂角有深棕色斑。
雄外生殖器上的爪形突寬大,頂端呈兩片唇形片,背兜寬大;顎形突寬呈板塊狀;抱器葉長靴形,長度超過爪形突,抱器長條狀,頂端平齊,有長毛,抱器內突指形;陽莖基環下方成為兩大尖齒,上方寬舌形,囊形突長,端部膨大;陽莖長條形,下端稍彎曲,頂端革質部分有一排小刺。 [1] 

鈎翅大蠶生活習性

寄主:相思樹, 香樟, 青崗樹, 懸鈴木, 榕樹及多種喬木及灌木

鈎翅大蠶分佈範圍

國內分佈
廣東, 雲南(盈江)
國外分佈
加里曼丹

鈎翅大蠶參考文獻

原始文獻J. Asiat. Soc. Bengal. 6:43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五卷 鱗翅目 蠶蛾科 大蠶蛾科 網蛾科:173-17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