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鈎心鬥角

鎖定
鈎心鬥角(拼音:gōu xīn dòu jiǎo)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唐·杜牧阿房宮賦》。 [3] 
鈎心鬥角原指宮室建築的內外結構精巧工緻,後泛指詩文的佈局結構精巧、迴環錯落;現多比喻人與人相互之間的明爭暗鬥,也作勾心鬥角。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 
中文名
鈎心鬥角
拼    音
gōu xīn dòu jiǎo
出    處
《阿房宮賦》
注音字母
ㄍㄡ ㄒㄧㄣ ㄉㄡˋ ㄐㄧㄠˇ
語法結構
聯合結構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鈎心鬥角成語出處

唐·杜牧《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 [3]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鈎心鬥角”。 [3] 

鈎心鬥角成語故事

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做了始皇帝。為了供自己享樂,他開始建造一座當時非常宏大的宮殿,因為它的前殿所在的位置,叫作“阿房”,所以人們稱它為“阿房宮”。阿房宮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動工不到兩年,秦始皇駕崩,秦二世胡亥繼續修建。阿房宮還未完成,即於公元前206年,被項羽燒燬。從此,阿房宮的興滅就同秦王朝的興亡聯繫在一起,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 [1] 
唐敬宗寶曆元年(825年),這時的唐王朝已是大廈將傾,搖搖欲墜。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遊獵,務聲色,大興土木,不理朝政。在這種歷史背景下,詩人杜牧寫了著名的《阿房宮賦》,賦中運用豐富的想象,極力形容阿房宮的壯麗和宮廷生活的奢侈荒淫,進而指出秦朝不惜民力,只知窮搜民財,終於亡國。意在諷喻唐代統治者不知借鑑歷史教訓。文章辭藻華美,語言流暢,結尾含蓄有味。 [1] 
古建築-斗拱 古建築-斗拱
《阿房宮賦》是杜牧的成名之作,杜牧更是憑藉此文中了進士。阿房官早已毀於戰火,其形制如何,無人能夠説清,《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也不詳細。這給描寫阿房宮造成了困難,但卻給作者留下了自由想象的空間。可以説,杜牧在這篇賦中藝術地再造了阿房宮。無論是對樓閣廊的工筆細刻,還是對長橋複道的潑墨揮灑,都是出自想象。這些奇特的想象不但不會給人以造作之感,反而能帶動人們沿着他開闢的路徑走下去,在頭腦中活現當年這座宮殿的盛況。 [1] 
作者杜牧在重現阿房宮的壯麗氣勢時,有這樣幾句描寫:“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這段話的意思是説:五步一座高樓,十步一座亭閣,長廊如帶,遷回曲折,屋檐高挑,像鳥喙一樣在半空飛啄,這些亭台樓閣啊,各自憑藉不同的地勢,參差環抱,迴廊環繞像鈎心,飛檐高聳像鬥角。 [1] 

鈎心鬥角成語寓意

杜牧在寫《阿房宮賦》時,唐王朝已是大廈將傾。杜牧希望用秦王朝的覆滅來提醒唐朝的統治者能夠吸取教訓,善待天下百姓。時過境遷,成語的語義已發生變化,成語告訴人們,要做一個坦坦蕩蕩的君子,敢作敢當,為自己的名聲樹立良好的口碑。永遠不要去做一個勾心鬥角的小人,損害別人的利益。 [2] 

鈎心鬥角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鈎心鬥角”原指宮室建築的內外結構精巧工緻,後泛指詩文的佈局結構精巧、迴環錯落;現多比喻人與人相互之間的明爭暗鬥,也作勾心鬥角 [1]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 
  • 運用示例
梁啓超《蒞佛教總會歡迎會演説辭》:“種種鈎心鬥角、損人利己之卑劣手段,皆由此而生。” [1] 
魯迅兩地書》:“但他人誰會想到他為了爭一點無聊的名聲,竟肯如此鈎心鬥角,無所不至呢。” [1] 
瞿秋白《文藝雜著續輯·和國貨年》:“他們又要鈎心鬥角的對付工人,想要一網打盡那些壞傢伙。” [1] 

鈎心鬥角成語辨析

鈎心鬥角—爾虞我詐
“鈎心鬥角”與“爾虞我詐”意義相近,兩者都有相互爭鬥的意思。區別在於“鈎心鬥角”側重於各用心機,相互爭鬥;“爾虞我詐”則是側重於互相欺騙、互相猜忌和互相防備。 [1] 
參考資料
  • 1.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醜惡篇 1[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7:60-62
  • 2.    夢梵編著. 成語故事[M]. 北京:團結出版社, 2015.01:67-68
  • 3.    何寶民主編. 中國詩詞曲賦辭典[M]. 鄭州:大象出版社, 1997.0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