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鈎嘴鵯

鎖定
綠鸚嘴鵯常棲息於平原、山地的樹林、灌叢中,在山間河谷的樹叢中也很常見。喜集羣,有時也成對或單獨活動。善鳴叫,鳴聲婉轉。
中文名
鈎嘴鵯
命名時間
Lesson, 1839
拉丁學名
Setornis criniger
英文名稱
Hook-billed Bulbul
雀形目
脊索動物門
鵯科
鳥綱

鈎嘴鵯生活習性

雜食性鳥類,以植物的種子、草籽、野果、花芽、葉芽等為食,動物性食物有昆蟲及其它小型動物等。綠鸚嘴鵯每年!"#月開始繁殖,築巢於樹叢的枝條上,以樹葉、枝及草莖編織而成,巢高約$$釐米,深約%釐米,每窩產卵數枚,卵灰白色第或淺黃色,雜以紅褐或淺灰紫色斑點。孵卵多由雌鳥承擔,孵化期約天。

鈎嘴鵯形態特徵

綠鸚嘴鵯體長約8釐米,體重約20克。嘴短厚,呈灰黃色,上嘴向下彎曲似鸚鵡嘴,額基部為石板灰色。上體為暗橄欖綠色,喉及頭側呈黑褐 色,上胸有一半圓形白環,繞到頸的兩側,上胸和體側呈橄欖綠色,腹部為黃綠色。尾羽橄欖黃色,有一黑褐色寬端,尾下覆羽鮮黃色。腳褐色。

鈎嘴鵯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易危(VU)。

鈎嘴鵯分佈範圍

分佈於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羣島、西沙羣島、中沙羣島、南沙羣島以及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新幾內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