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鈍吻棒花魚

鎖定
鈍吻棒花魚,Abbottina obtusirostris (H. W. Wu et Ki. Fu. Wang, 1931),屬鯉形目,鯉科棒花魚屬的一種魚類。分佈於長江上游。體粗短。吻短鈍,鼻孔前方凹陷。上唇具乳突,下唇兩側葉有小乳突。上下頜具角質邊緣。須1對。側線鱗35~36。在生殖期間雄魚體色濃黑,胸鰭不分枝鰭條變粗,並具珠星。為小型底層魚類。
中文名
鈍吻棒花魚
拉丁學名
Abbottina obtusirostris (H. W. Wu et Ki. Fu. Wang, 1931)
別    名
棒花魚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鯉形目
鯉科
亞    科
鮈亞科
棒花魚屬
鈍吻棒花魚
分佈區域
長江上游
生存環境
水底
定名人
Wu et Wang
模式產地
四川成都
俗    名
鳥嘴
年    代
1931年
編    號
6092

鈍吻棒花魚形態特徵

鈍吻棒花魚 鈍吻棒花魚
體較粗壯,前段近圓筒形,後段側扁,背部稍隆起,腹部圓。頭粗短,背面平坦,略呈方形。吻短,前端圓飩,從鼻孔前方至吻端顯著下陷。口下位,呈馬蹄形。上頜和下頜邊緣具有發達的角質邊緣。唇厚,上唇具有乳頭狀突起,不明顯排列成行;下唇較發達,在頦部有1對近圓形或橢圓形的突起,兩側葉稍長,在口角處與上唇聯合,其上有很小的乳突。有須1對,其長度比眼徑小。鼻孔小,在眼前方,離跟前緣較近。鰓膜連於鰓峽。鰓耙短小。下嚥齒較細弱,末端呈鈎狀。背鰭無硬刺,外緣平截,其起點在腹鰭之前,距吻端較距尾鰭基為近。胸鰭較圓,後伸不達腹。腹鰭較短,其起點約在背鰭基部長度的1/2處,臀鰭短,後伸不達尾鰭基,其起點距尾鰭基較距腹鰭基為近。尾鰭較短。尾鰭分叉較淺,肛門距隍鰭基部後端為近。 鱗片小,圓形,胸鰭至腹鰭基部之間腹部裸露無鱗,其裸露區較大。側線完全,平直。體棕灰色,背部及身體上部較深,頭部色更深,呈灰黑色。腹部淺灰色。雄魚體側有一條黑色縱行條紋;雌魚體側中部有6~8個較大的黑色斑點。背鰭和尾鰭有許多深黑色斑點,胸鰭上亦有黑色斑點,較少。生殖季節雄魚體色濃黑色,頭部墨黑色,胸鰭不分枝鰭條變粗,外緣有粗顆粒狀的珠星,胸鰭條上聚集有較多的珠星,排列呈條狀。 [1-2] 

鈍吻棒花魚生活習性

為小型魚類,食物主要是底棲無脊椎動物,如端足類、蚤類以及水生昆蟲,也食植物碎屑。1冬齡魚可達性成熟,生殖時期在3~4月。 [1] 

鈍吻棒花魚分佈範圍

國內分佈:
分佈於長江上游支流
[1-3] 
參考資料